| 缩略词表 | 第1-9页 |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 1 前言 | 第13-24页 |
| ·桉树 | 第13-14页 |
| ·伞房属 | 第14-15页 |
| ·CCR基因 | 第15-19页 |
| ·植物CCR基因及有关分子遗传信息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24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4-50页 |
| ·试验样本 | 第24页 |
| ·试验试剂 | 第24-27页 |
| ·基因组DNA提取试剂 | 第24页 |
| ·CCR基因PCR反应试剂 | 第24-26页 |
| ·电泳及凝胶纯化试剂 | 第26页 |
| ·克隆试剂盒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6-27页 |
| ·测序反应和纯化试剂 | 第27页 |
| ·仪器和设备 | 第27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 第27-30页 |
| ·CCR基因PCR反应条件 | 第30-36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30-34页 |
| ·PCR反应条件 | 第34-36页 |
| ·凝胶电泳纯化DNA | 第36-37页 |
| ·直接测序 | 第37-38页 |
| ·测序反应 | 第37页 |
| ·纯化 | 第37-38页 |
| ·克隆测序 | 第38-43页 |
| ·缓冲液及溶液配方 | 第39-40页 |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40-41页 |
| ·pGEM(?)-T Easy载体连接反应的步骤 | 第41-42页 |
| ·pGEM(?)-T Easy载体连接反应产物的转化步骤 | 第42-43页 |
| ·克隆菌落的筛选 | 第43-48页 |
| ·以菌落为模板的PCR检验克隆菌落 | 第43-44页 |
| ·以Templiphi产物PCR或酶切检验克隆菌落 | 第44-46页 |
| ·以MiniPrep产物PCR或酶切检验克隆菌落 | 第46-48页 |
| ·克隆片断的测序 | 第48-49页 |
| ·质粒DNA的测序 | 第48页 |
| ·Templiphi产物的直接测序 | 第48-49页 |
| ·序列校正和拼接 | 第49页 |
| ·序列比对、系统进化分析和基因变异分析 | 第49-50页 |
| ·系统进化分析 | 第49-50页 |
| ·基因变异分析 | 第5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0-82页 |
|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50页 |
| ·DNA浓度和产量 | 第50-51页 |
| ·PCR条件的优化 | 第51-54页 |
| ·引物对0420-3185的PCR条件 | 第52页 |
| ·引物对0420-1678和1610-3198的PCR条件 | 第52-53页 |
| ·引物对A-3198的PCR条件 | 第53-54页 |
| ·PCR产物凝胶纯化 | 第54-55页 |
| ·目的片断的直接测序 | 第55页 |
| ·伞房属和加柠桉的比对 | 第55-57页 |
| ·NCBI BLAST分析 | 第57页 |
| ·伞房属16个样本CCR基因的变异分析 | 第57-61页 |
| ·伞房属16个样本CCR基因的比对 | 第57页 |
| ·变异点分析 | 第57-61页 |
| ·用伞房属CCR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 第61-64页 |
| ·采用加柠桉为外属构建进化树 | 第61-62页 |
| ·不采用加柠桉为外属构建进化树 | 第62-64页 |
| ·克隆测序 | 第64-82页 |
| ·克隆转化效果的分析 | 第64-65页 |
| ·克隆菌落的筛选 | 第65-69页 |
| ·杯果木属CCR基因的克隆 | 第69-70页 |
| ·伞房属CCR基因多拷贝的发现及分析 | 第70-76页 |
| ·CCV样本CCR基因的变异分析 | 第76-82页 |
| 4 讨论 | 第82-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101页 |
| 附录Ⅰ | 第101-102页 |
| 附录Ⅱ | 第102-117页 |
| 附录Ⅲ | 第117-128页 |
| 附录Ⅳ | 第128-142页 |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