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 第2章 虚拟·虚拟技术·虚拟哲学 | 第9-15页 |
| ·“虚拟”的哲学解读 | 第9-11页 |
| ·虚拟技术催生虚拟哲学 | 第11-15页 |
| 第3章 虚拟实践 | 第15-25页 |
| ·虚拟实践的内涵和基本形式 | 第15-17页 |
| ·虚拟实践的结构和功能 | 第17-20页 |
| ·虚拟实践的哲学意义 | 第20-22页 |
| ·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的关系 | 第22-25页 |
| 第4章 虚拟认识 | 第25-39页 |
| ·虚拟现实技术对认识论的影响 | 第25-29页 |
| ·虚拟认识的哲学意义:认识论的技术转向 | 第29-32页 |
| ·虚拟认识的本质 | 第32-36页 |
| ·虚拟认识和现实认识的关系 | 第36-39页 |
| 第5章 虚拟生存与人的发展 | 第39-45页 |
| ·人的虚拟生存:类本质的虚拟化 | 第39-40页 |
| ·虚拟生存对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 | 第40-41页 |
| ·虚拟生存对人的现实境遇的挑战 | 第41-42页 |
| ·虚实相生:人类新型的进化发展方式 | 第42-45页 |
| 结论 | 第45-47页 |
| 附录 | 第47-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索引 | 第59-6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