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壳聚糖降解、抑菌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英文摘要第13-15页
第一章 低聚壳聚糖的降解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研究进展第15-44页
 1 低聚壳聚糖的降解制备研究进展第15-26页
   ·前言第15-16页
   ·低聚壳聚糖降解制备方法第16-22页
     ·酶降解第16-17页
     ·化学降解第17-20页
       ·酸降解第17-18页
       ·氧化降解第18-20页
     ·物理降解第20-21页
       ·超声波降解第20页
       ·γ射线辐照技术第20-21页
       ·微波场降解第21页
     ·联合降解法第21-22页
   ·低聚壳聚糖分离纯化方法第22-23页
   ·降解产物分析与表征方法第23-25页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壳聚糖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第23页
     ·高压液相色谱(HPLC)鉴定产物及纯度分析第23-24页
     ·红外吸收光谱第24页
     ·电毛细管电泳测定降解后的壳聚糖的聚合度第24页
     ·游离氨基含量(或脱乙酰度)测定第24-25页
     ·分子量的测定第25页
     ·低聚壳聚糖的薄层色谱分析第25页
   ·展望第25-26页
 2 壳聚糖抑菌、抗菌研究进展第26-35页
   ·引言第26页
   ·壳聚糖的抑菌性能影响因素第26-28页
     ·分子量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第26-27页
     ·浓度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第27页
     ·脱乙酰度对壳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第27页
     ·pH值对抑菌效果的影响第27-28页
     ·菌株本身的影响第28页
     ·晶体形状对壳聚糖抑菌性能的影响第28页
   ·抑菌机理研究进展第28-30页
   ·壳聚糖抗菌性能应用第30-33页
     ·壳聚糖在工业上的应用第30页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方面的应用第30-31页
     ·壳聚糖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第31页
     ·壳聚糖在农业上的应用第31-33页
       ·种子处理剂第31-32页
       ·生物农药第32-33页
     ·壳聚糖在环保中的应用第33页
     ·壳聚糖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第33页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44页
第二章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的降解制备及表征第44-54页
 1 前言第44页
 2 实验部分第44-46页
   ·试剂与仪器第44-45页
   ·壳聚糖的纯化第45页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水溶性壳聚糖的降解制备第45页
   ·性能测试与表征第45-46页
     ·降解物分子量的测定第45页
     ·红外光谱测定第45页
     ·热重—差热(TG-DTA)分析第45页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45-46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6-52页
   ·产物表征第46-49页
     ·降解物的分子量测定结果第46页
     ·红外光谱(FT-IR)结果第46-47页
     ·热重—差热(TG-DTA)分析结果第47-48页
     ·XRD分析结果第48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8-49页
   ·影响壳聚糖氧化降解的主要因素第49-51页
     ·反应时间对壳聚糖氧化降解的影响第49页
     ·反应温度对壳聚糖氧化降解的影响第49-50页
     ·双氧水的浓度对壳聚糖氧化降解的影响第50-51页
     ·醋酸浓度对壳聚糖氧化降解的影响第51页
   ·降解机理探讨第51-52页
 4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4页
第三章 壳聚糖及其降解物对细菌的抑制性能研究第54-66页
 1 引言第54-55页
 2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55页
   ·实验仪器第55页
   ·实验材料第55页
     ·不同相对分子量壳聚糖第55页
     ·供试菌种第55页
     ·固体培养基第55页
 3 实验方法第55-58页
   ·壳聚糖体外抑菌实验第55-56页
     ·菌种的活化第55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55页
     ·壳聚糖溶液的配制第55-56页
     ·抑菌测试方法(琼脂扩散纸片法)第56页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第56页
   ·水溶性壳聚糖在各被试浓度下的抑菌率第56-58页
 4 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壳聚糖分子量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壳聚糖浓度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不同浓度水溶性壳聚糖对各供试菌的抑菌率第60-61页
   ·最低抑菌浓度(MIC)第61-62页
   ·溶剂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5 结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第四章 壳聚糖及其降解物对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第66-78页
 1 引言第66页
 2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66-67页
   ·实验仪器第67页
   ·实验材料第67页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第67页
     ·菌种第67页
     ·琼脂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第67页
 3 实验方法第67-68页
   ·壳聚糖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第67-68页
     ·含壳聚糖麦芽汁培养基的配制第67页
     ·菌种的活化第67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67页
     ·壳聚糖的体外抑菌实验第67-68页
     ·抑菌率计算第68页
   ·壳聚糖、壳寡糖对白色念珠菌和的抑制作用及壳寡糖、水溶性壳聚糖对啤酒酵母的抑制作用第68页
     ·体外抑菌性能研究(滤纸片法)第68页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同细菌)第68页
 4 结果与讨论第68-75页
   ·壳聚糖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第68-72页
     ·壳聚糖分子量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第68页
     ·壳聚糖浓度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第68-69页
     ·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黑曲霉的抑菌率第69页
     ·pH值的影响第69-71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71-72页
     ·壳聚糖对黑曲霉抑菌机理探讨第72页
   ·壳聚糖、壳寡糖对白色念珠菌和的抑制作用及壳寡糖、水溶性壳聚糖对啤酒酵母的抑制作用第72-75页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分子量和浓度的影响第72-73页
     ·最低抑菌浓度第73-75页
 5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第五章 壳聚糖抑菌、抗菌作用机理探讨第78-95页
 1 引言第78页
 2 实验仪器和材料第78-79页
   ·实验仪器第78页
   ·实验材料第78-79页
     ·供试菌第78-79页
     ·供试壳聚糖第79页
     ·培养基第79页
 3 实验方法第79-81页
   ·壳聚糖分子中-NH_2的影响第79-80页
     ·壳聚糖的氨基保护(席夫碱反应)第79页
     ·席夫碱改性壳聚糖红外光谱测定第79页
     ·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实验第79页
     ·菌种的活化第79-80页
     ·菌悬液的制备第80页
     ·滤纸片法测定抑菌作用第80页
     ·最低抑菌浓度(MlC)的测定第80页
     ·细菌生长曲线及抑菌曲线的测定第80页
   ·脱乙酰度影响(显微镜活菌计数)第80-81页
   ·壳聚糖对细菌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第81页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及与壳聚糖溶液的作用第81页
     ·壳聚糖对大肠杆菌(G~-)和金黄色葡萄球菌(G~+)超微结构的影响第81页
   ·壳聚糖作用前后菌液中细胞内酶酶活的变化第81页
 4 结果与讨论第81-89页
   ·席夫碱改性壳聚糖的IR光谱分析第81-82页
   ·pH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第82-83页
   ·金属离子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第83-84页
   ·壳聚糖脱乙酰度(DD.)的影响第84-85页
   ·壳聚糖、席夫碱改性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规律第85-86页
   ·透射电镜结果第86-87页
   ·菌液中细胞内酶酶活的测定结果分析第87-89页
 5 讨论第89-92页
 6 结论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5页
第六章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第95-107页
 1 引言第95-96页
 2 实验部分第96-97页
   ·试剂与仪器第96页
   ·实验方法第96-97页
     ·浆水保鲜实验第96页
       ·形态观察第96页
       ·光学显微镜照片第96页
     ·吸湿、保湿第96-97页
       ·吸湿性测定第96-97页
       ·保湿性测定第97页
     ·抗致病菌实验第9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97-104页
   ·浆水保鲜第97-100页
     ·浆水保鲜的形态观察第97-98页
     ·血球板计数曲线第98-99页
     ·光学显微镜照片第99-100页
   ·吸湿、保湿及抗致病菌实验第100-104页
     ·水溶性壳聚糖和壳寡糖的吸湿性和保湿性第100-102页
     ·水溶性壳聚糖和壳寡糖的抑菌实验结果第102-104页
 4 结论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斯酯氧化及NO与联烯的反应研究
下一篇:知识观视野中的几何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