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虚拟样机技术在齿轮箱故障诊断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刚柔耦合特性在齿轮箱故障诊断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齿轮箱的振动机理及刚柔耦合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齿轮箱系统的常见故障类型 | 第17-18页 |
·齿轮箱系统的振动机理分析 | 第18-20页 |
·齿轮系统振动噪声的产生 | 第18页 |
·齿轮箱系统振动的传递 | 第18页 |
·啮合齿轮对的振动模型 | 第18-20页 |
·刚柔耦合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概述 | 第20页 |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20-21页 |
·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21-22页 |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理论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齿轮箱系统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25-43页 |
·齿轮箱系统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25-31页 |
·三维建模软件PROE简介 | 第25-26页 |
·齿轮的参数化建模 | 第26-30页 |
·齿轮箱系统其他零部件实体模型的创建及装配 | 第30-31页 |
·齿轮箱系统多刚体模型的建立 | 第31-33页 |
·ADAMS软件介绍 | 第31页 |
·ADAMS和PROE之间的数据交换 | 第31-32页 |
·齿轮箱系统多刚体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齿轮箱系统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33-41页 |
·创建柔性体的基本理论 | 第33-34页 |
·齿轮箱系统刚柔耦合模型的生成 | 第34-36页 |
·齿轮箱系统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刚柔耦合齿轮箱的故障仿真与分析 | 第43-65页 |
·借助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仿真计算的流程介绍 | 第43-44页 |
·齿轮箱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与理论验证 | 第44-50页 |
·齿轮箱系统模型仿真初始条件设置 | 第44-46页 |
·各齿轮转速仿真分析与理论验证 | 第46-47页 |
·齿轮对的啮合力仿真分析与理论验证 | 第47-50页 |
·齿轮箱系统故障模拟实验简介 | 第50-57页 |
·齿轮箱系统实验台的搭建 | 第51页 |
·实验装置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51-53页 |
·实验中主要故障的模拟 | 第53-54页 |
·实验中测点的布置 | 第54-55页 |
·实验数据预处理 | 第55-57页 |
·齿轮箱系统振动信号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 第57页 |
·齿轮箱系统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第57-63页 |
·正常运转时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齿轮磨损故障时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断齿故障时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曲线的对比分析 | 第61-63页 |
·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后的结论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齿轮箱系统振动信号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 | 第65-77页 |
·齿轮箱系统产生故障时的调制现象 | 第65-67页 |
·齿轮箱系统振动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 | 第67-71页 |
·时域分析法 | 第68页 |
·频域分析法 | 第68-71页 |
·齿轮箱系统振动信号特征的提取 | 第71-76页 |
·仿真数据的输出 | 第71页 |
·仿真数据的输入及振动信号特征的提取 | 第7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