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S | 第4-6页 |
前言 | 第6-7页 |
一 现行土地市场状况 | 第7-13页 |
·西方发达国家土地管理及市场状况 | 第7-9页 |
·国内土地管理及市场状况 | 第9-12页 |
·贵州土地一级市场状况 | 第12-13页 |
二 土地交易制度及影响 | 第13-18页 |
·土地资源的资产特性 | 第13-14页 |
·一级市场公开交易制度及冲突 | 第14-16页 |
·招拍挂问题的范围及影响 | 第16页 |
·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冲击 | 第16-17页 |
·一级市场的不利影响综述 | 第17-18页 |
三 土地一级市场特性及中小民营房地产企业特殊性 | 第18-29页 |
·土地一级市场结构分析 | 第18-19页 |
·出让方地位分析 | 第19-22页 |
·交易出让方的地位分析 | 第19-20页 |
·未完善的委托代理制--土地储备制度 | 第20-22页 |
·受让方地位分析 | 第22-24页 |
·相对于出让方的地位分析 | 第22页 |
·相对于消费者的地位分析 | 第22-23页 |
·不同企业的不同景遇 | 第23-24页 |
·房地产行业规模经济问题 | 第24-25页 |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获得土地使用权上的差异 | 第25-26页 |
·中小民营房地产企业特殊性分析 | 第26-29页 |
·中小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界定 | 第26-27页 |
·中小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人才、技术、法律救济状况 | 第27-28页 |
·中小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流动性优势与挤出效应 | 第28-29页 |
四 房地产市场项目案例 | 第29-36页 |
·基本情况描述 | 第29页 |
·土地运作方式 | 第29-30页 |
·公益设施及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开发 | 第30-31页 |
·与区域后续项目的比较 | 第31页 |
·案例的启示 | 第31-36页 |
五 技术性问题导致的不利影响及对策分析 | 第36-41页 |
·一级市场土地交易规模设置的问题分析 | 第36-39页 |
·大规模地块的优势 | 第36页 |
·与大规模地块优势对应的劣势 | 第36-38页 |
·规模设置的技术性分析 | 第38页 |
·从公共利益合理最大化的角度认识地块规模 | 第38-39页 |
·公益设施建设与使用权捆绑的问题分析 | 第39-41页 |
六 制度性问题导致的不利影响分析及解决建议 | 第41-46页 |
·双轨制下的非市场行为影响分析 | 第41-43页 |
·划拨用地的非营利性特征 | 第41页 |
·转性质的划拨土地的影响 | 第41-42页 |
·经济适用房用地的影响 | 第42-43页 |
·出让方特殊身份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 第43-44页 |
·履约困难时中小民企救济困难问题分析 | 第44-46页 |
七 结论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