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中正向调控hrpX的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0页
   ·植物病原细菌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的概述第11-12页
     ·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的分类及简介第11页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c)概况第11-12页
   ·hrp基因簇与Ⅲ型分泌系统第12-14页
     ·hrp基因簇第12-13页
     ·Ⅲ型分泌系统第13页
     ·植物病原菌中两种不同的hrp基因簇第13-14页
   ·植物病原菌Ⅲ型分泌系统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解淀粉欧文氏菌中的Ⅲ型分泌系统第14页
     ·丁香假单胞菌中的Ⅲ型分泌系统第14-16页
     ·茄科罗尔斯通氏菌中的Ⅲ型分泌系统第16页
     ·黄单胞菌属中的Ⅲ型分泌系统第16-18页
   ·Xcc Ⅲ型分泌系统调控机制研究中的空白第18页
   ·利用sacB基因构建报告质粒、EZ-Tn5随机突变及转座子突变体的筛选第18-19页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内容及意义第19-20页
     ·目的与内容第19页
     ·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36页
   ·材料第20-26页
     ·供试菌株和质粒第20-22页
     ·本研究所用的引物第22-23页
     ·抗生素及其它试剂第23页
     ·细菌培养基第23-25页
     ·溶液与缓冲液第25-26页
     ·实验耗材第26页
   ·方法第26-36页
     ·菌株培养条件及保存第26页
     ·总DNA的提取第26-27页
     ·质粒的提取第27页
     ·从G-细菌中提取总RNA第27-28页
     ·PCR反应第28-29页
       ·引物设计第28页
       ·模板制备第28页
       ·反应体系第28-29页
       ·反应条件第29页
     ·反转录PCR(RT-PCR)第29-30页
     ·PCR扩增产物检测第30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0页
     ·DNA片段的酶切、纯化和回收第30-31页
       ·DNA的酶切第30-31页
       ·DNA片段纯化第31页
       ·DNA片段胶回收第31页
     ·DNA连接第31-32页
     ·电脉冲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2页
     ·电脉冲转化第32页
     ·三亲本接合(triparental conjugation)第32页
     ·植株的致病性试验第32-33页
     ·过敏反应(HR)第33-34页
     ·胞外多糖的检测第34页
     ·胞外酶的检测第34-35页
       ·胞外蛋白酶的检测第34页
       ·胞外淀粉酶的检测第34页
       ·胞外纤维素酶的检测第34-35页
     ·β-葡糖苷酸酶(GUS)活性测定第35-3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6-57页
   ·用于鉴定Xcc正向调控hrpX基因的报告质粒的构建第36-38页
     ·报告质粒构建的技术路线第36-37页
     ·sacB基因的扩增和克隆第37页
     ·报告系统的构建第37-38页
     ·报告系统的验证第38页
   ·EZ-Tn5转座子系统筛选目的基因第38-40页
     ·随机突变及转座子突变体的筛选第38-39页
     ·转座子突变体的分析第39-40页
       ·XB001第39页
       ·XB002第39-40页
   ·标记置换获得突变体MXB001及MXB002第40-41页
     ·MXB001第40页
     ·MXB002第40-41页
   ·相关突变体的功能互补第41-46页
     ·MXB001的互补构建第41-44页
       ·构建策略第41页
       ·构建步骤第41-44页
     ·MXB002的互补构建第44-46页
       ·构建策略第44页
       ·构建步骤第44-46页
   ·GUS报告质粒的导入及GUS活性测定第46-50页
     ·GUS报告质粒的导入第46页
     ·GUS活性定性测定第46-48页
     ·GUS活性定量测定第48-50页
   ·HR反应检测第50页
   ·胞外多糖和胞外酶的检测第50-52页
   ·RT-PCR检测表明XC4007,XC4008不属于同一个转录单元第52-53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3-57页
     ·同源性分析第53-54页
     ·分子量与等电点分析第54-55页
     ·亲疏水性分析第55页
     ·跨膜结构域分析第55-56页
     ·功能域分析第56-57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57-61页
   ·结论第57-58页
     ·构建的报告质粒可用于筛选Xcc正向调控hrpX基因第57页
       ·XC4007与其下游的XC4008不属于同一转录单元第57页
     ·XC4007正向调控xopN,hrpF,hrpX的表达第57-58页
     ·XC4007与致病性有关第58页
   ·讨论第58-61页
     ·关于没有直接筛选正向调控hrpG的基因第58-59页
     ·利用EZ-Tn5全基因组筛选正向调控hrpX的基因的转座子突变体第59页
     ·关于XC4007与HR反应的关系第59页
     ·关于突变体XB002所涉及的基因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公正视野中的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下一篇:葡萄球菌蛋白A免疫吸附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