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聚类及过程能力指数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 ·电能质量问题概述 | 第7-11页 |
| ·电能质量的基本概念 | 第7-8页 |
| ·电能质量问题的分类及标准 | 第8-10页 |
| ·电能质量问题产生的危害 | 第10-11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电能质量单项指标的评估 | 第12-13页 |
| ·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 | 第13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电能质量评估方法概述 | 第15-27页 |
| ·电能质量的评估体系 | 第15-16页 |
| ·电能质量指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 第16-22页 |
| ·电压偏差 | 第16-17页 |
| ·频率偏差 | 第17-18页 |
| ·谐波含量 | 第18-19页 |
| ·电压波动和闪变 | 第19-20页 |
| ·三相不平衡度 | 第20-21页 |
| ·暂态指标 | 第21-22页 |
| ·非技术性指标 | 第22页 |
| ·电能质量监测在评估中的应用 | 第22页 |
| ·单项指标的评估方法 | 第22-24页 |
| ·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方法 | 第24-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 第27-36页 |
|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 ·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概述 | 第27页 |
| ·模糊等价关系 | 第27-28页 |
| ·建立模糊相似矩阵 | 第28-29页 |
| ·构造模糊等价关系矩阵 | 第29页 |
| ·绘制动态聚类图 | 第29-30页 |
|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 第30-31页 |
| ·各指标数据模糊化模型 | 第30-31页 |
| ·基于模糊聚类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流程 | 第31页 |
| ·算例及分析 | 第31-35页 |
| ·原始数据 | 第31-32页 |
| ·综合评估过程 | 第32-34页 |
| ·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基于过程能力指数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 第36-44页 |
| ·过程能力指数概述 | 第36页 |
| ·基本过程能力指数 | 第36-39页 |
| ·无偏过程能力指数C_p | 第36-37页 |
| ·有偏过程能力指数C_(pk) | 第37-38页 |
| ·质量损失过程能力指数C_(pm) | 第38页 |
| ·上限过程能力指数C_(pu) | 第38-39页 |
| ·基于多元质量特性过程能力指数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 第39-43页 |
| ·基本概念 | 第39-40页 |
| ·综合权重的确定 | 第40页 |
| ·综合评估过程 | 第40-41页 |
| ·算例及分析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五章 电能质量投资效益研究 | 第44-50页 |
| ·电能质量投资的概念 | 第44-45页 |
| ·电能质量投资效益概述 | 第45-46页 |
| ·影响电能质量投资效益的因素 | 第46-47页 |
| ·电能质量投资规模 | 第46-47页 |
| ·电能质量投资结构 | 第47页 |
| ·电能质量投资效益评价模型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6-57页 |
| 详细摘要 | 第57-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