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尿嘧啶印迹改性膜的识别及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第10-24页
   ·分子印迹技术第10-21页
     ·分子印迹的一般原理第10-11页
     ·分子印迹的类型第11-16页
     ·分子印迹膜第16-18页
     ·分子印迹膜的制备第18-21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4页
     ·研究目的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尿嘧啶分子印迹两亲性混合物膜的研究第24-50页
   ·引言第24页
   ·实验部分第24-34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4-25页
     ·两亲性功能单体的合成第25-26页
     ·膜材料的合成第26-27页
     ·尿嘧啶分子印迹两亲共混膜的制备第27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27-28页
     ·膜的形态测定第28-29页
     ·膜表面水静态接触角测定第29页
     ·膜的性能评价第29-32页
     ·膜的振荡吸附与透过识别实验第32-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9页
     ·两亲性共聚物的确定第34-36页
     ·膜的形态结构第36-40页
     ·膜性能评价第40-42页
     ·膜吸收识别性能评价第42-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分子印迹过程中分子相互作用机理的流变学研究第50-60页
   ·引言第50页
   ·实验部分第50-52页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0-51页
     ·膜材料的合成第51页
     ·铸膜液的配制第51页
     ·膜的红外光谱测定第51-52页
     ·流变实验第52页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膜材料与模板分子之间氢键相互作用的确认第52-54页
     ·流动过程中温度对粘度的影响第54-56页
     ·振荡频率对复合粘度的影响第56-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薄油层水平井钻井完井技术研究
下一篇:低损伤玉米摘穗部件表面仿生技术和不分行喂入机构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