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裁量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未成年人刑罚裁量特殊性及其理论依据 | 第13-23页 |
(一) 未成年人释义 | 第13-15页 |
1. "未成年人"词性简析 | 第13-14页 |
2. 年龄线划分理论依据反思 | 第14-15页 |
(二) 未成年人犯罪之特殊性 | 第15-18页 |
1. 未成年人犯罪能力的特殊性 | 第15-16页 |
2. 犯罪目的的特殊性 | 第16-17页 |
3. 犯罪心理的特殊性 | 第17-18页 |
(三) 未成年人刑法之特殊性 | 第18-20页 |
1. 未成年人刑法的立法原则 | 第18-19页 |
2. 未成年人刑法特殊性的理论依据 | 第19页 |
3. 小结与反思 | 第19-20页 |
(四) 未成年人刑罚之特殊性 | 第20-23页 |
1. 未成年犯罪人刑罚理念之特殊性 | 第21页 |
2. 未成年犯罪人刑罚特殊性的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3. 小结与反思 | 第22-23页 |
二、我国未成年犯罪的法律实践及发展趋势 | 第23-28页 |
(一)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领域相关立法 | 第23页 |
(二) 我国未成年犯罪人相关司法解释 | 第23-24页 |
(三) 我国加入的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国际条约 | 第24-25页 |
(四)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发展的新趋势 | 第25-28页 |
1. 近年来我国相关研究与学科建设 | 第25-26页 |
2. 现代社会网络文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 第26-28页 |
三、我国未成年犯罪人刑罚裁量改良方向 | 第28-49页 |
(一) 未成年犯罪人刑罚裁量理论的反思 | 第28-36页 |
1. 刑罚目的理论 | 第28-29页 |
2. 裁量正义理论 | 第29-31页 |
3. 小结与反思 | 第31-36页 |
(二) 关于刑事政策的选择 | 第36-37页 |
(三) 未成年犯罪量刑的合理化 | 第37-43页 |
1. 未成年人年龄线的下调 | 第37页 |
2. 引入相对辩护理由 | 第37-39页 |
3. 财产刑的酌定 | 第39页 |
4. 自由刑的适度裁量 | 第39-40页 |
5. 管制、拘役、缓刑与假释 | 第40-41页 |
6. 量刑时具体应考察的内容 | 第41-43页 |
(1) 对于未成年犯罪人的考察 | 第41-42页 |
(2) 对于被害者的考察 | 第42-43页 |
(四) 未成年犯罪人公正量刑的制度保障 | 第43-49页 |
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 | 第43页 |
2. 未成年人独立法院、独立法庭的建设 | 第43-46页 |
(1) 上海 | 第44页 |
(2) 香港 | 第44-45页 |
(3) 台湾 | 第45-46页 |
(4) 比较性研究与建议 | 第46页 |
3. 社区矫正制度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