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制中国外私募基金投资者选择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论文的主要框架及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相关基本理论综述 | 第22-27页 |
·企业并购理论 | 第22-24页 |
·代理问题与管理者主义 | 第22页 |
·自负理论 | 第22-23页 |
·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 第23页 |
·信息讯号理论 | 第23-24页 |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24-25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4页 |
·内部化理论 | 第24页 |
·垄断优势理论 | 第24-25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 优势 | 第25页 |
·跨国并购理论 | 第25-26页 |
·企业价值低估理论 | 第25页 |
·财务协同效应 | 第25-26页 |
·速度经济性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私募基金的基本特征及运作方式 | 第27-41页 |
·私募基金的基本特征 | 第27-30页 |
·私募基金的定义 | 第27页 |
·私募基金的特点与优势 | 第27-30页 |
·私募基金的运作方式 | 第30-36页 |
·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 | 第30-32页 |
·私募基金的运作流程 | 第32-34页 |
·私募基金的监管模式 | 第34-36页 |
·国内外私募基金发展概况 | 第36-40页 |
·境外私募基金发展概况 | 第36-38页 |
·国内私募基金发展概况 | 第38-39页 |
·境外私募基金在我国投资发展现状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国外私募基金投资者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7页 |
·投资者的投资能力 | 第41-42页 |
·投资者的管理运作能力 | 第42-44页 |
·投资者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 | 第44-45页 |
·投资者给予国有企业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构建国外私募基金投资者评价体系 | 第47-61页 |
·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47-48页 |
·投资者选择评价体系总体规划 | 第48-49页 |
·投资者选择评价体系目标 | 第48-49页 |
·投资者选择评价体系规划 | 第49页 |
·投资者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9-53页 |
·投资者投资能力评价指标 | 第50页 |
·投资者管理运作能力评价指标 | 第50-51页 |
·投资者提供增值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 第51页 |
·投资者给予国企影响评价指标 | 第51-53页 |
·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 第53-59页 |
·定性评价方法 | 第53-55页 |
·定量评价方法 | 第55-59页 |
·评价体系研究 | 第59-60页 |
·评价体系的主体 | 第59页 |
·评价体系的客体 | 第59-60页 |
·评价体系的监督 | 第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国外私募基金投资者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61-68页 |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简介 | 第61-63页 |
·国有企业基本情况简介 | 第61页 |
·国外私募基金投资者基本情况简介 | 第61-63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63页 |
·私募基金投资者选择 | 第63-68页 |
·数据准备 | 第63-64页 |
·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 第64-66页 |
·关联度计算与选择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