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英文缩略词简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对象与方法 | 第13-16页 |
·研究对象来源 | 第13页 |
·分组及说明 | 第13页 |
·研究及测量工具 | 第13-14页 |
·测量所取平面及各平面涉及的参数 | 第14-15页 |
·测量参数 | 第15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6-30页 |
·椎动脉沟的大体观察及分型 | 第16-17页 |
·各组参数测量值均数,标准差及范围 | 第17-19页 |
·各参数均数随组别年龄变化的线条图 | 第19-23页 |
·各参数测量值均数的组间比较 | 第23-27页 |
·各组儿童理论上具备3.5mm 螺钉骨性容纳力情况的分组统计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0-37页 |
·研究儿童后路经寰枢椎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必要性 | 第30页 |
·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术的解剖学基础 | 第30-31页 |
·椎弓峡部宽度与高度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术的关系 | 第31-32页 |
·理想螺钉路径距椎动脉沟距离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术的关系 | 第32-33页 |
·理想螺钉长度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术的关系 | 第33页 |
·进钉角度与后路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术的关系 | 第33-34页 |
·儿童螺钉骨性容纳力分析 | 第34-37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附图 | 第42-43页 |
综述 | 第43-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