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7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9-13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三)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第14-17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二、提问与猜想过程中幼儿学习的特点 | 第17-29页 |
(一) 幼儿提问的特点 | 第17-18页 |
(二) 幼儿科学猜想的意义 | 第18-21页 |
(三) 提问与猜想过程中幼儿学习的特点 | 第21-29页 |
1. 主体性 | 第24-26页 |
2. 探究性 | 第26-29页 |
三、验证与记录过程中幼儿学习的特点 | 第29-38页 |
(一) 幼儿的验证与记录过程 | 第29-33页 |
1. 幼儿实验设计与寻求实证的过程 | 第29-30页 |
2. 幼儿记录的特点 | 第30-33页 |
(二) 验证与记录过程中幼儿学习的特点 | 第33-38页 |
1. 实践性 | 第35-36页 |
2. 建构性 | 第36-38页 |
四、表达与交流过程中幼儿学习的特点 | 第38-45页 |
(一) 幼儿表达与交流的过程 | 第38页 |
(二) 表达与交流过程中幼儿学习的特点 | 第38-45页 |
1.合作性 | 第40-43页 |
2. 思维性 | 第43-45页 |
五、教育建议 | 第45-53页 |
(一) 面向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间差异 | 第45-46页 |
(二) 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 | 第46-50页 |
(三) 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整体发展 | 第50-52页 |
(四) 满足幼儿学习科学的需要,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养成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