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景观生态学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水环境数学模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水电站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 | 第20-53页 |
|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电站工程生态因子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0-29页 |
| ·水电站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20-21页 |
| ·水电站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 第21-22页 |
| ·水电站工程复合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与构建 | 第22-29页 |
| ·应用景观生态学方法进行水电站工程陆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29-39页 |
| ·景观生态学及其一般原理 | 第30-31页 |
|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水电站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31-34页 |
| ·水电站工程陆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景观指数的选取及计算 | 第34-37页 |
| ·水电站工程陆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第37-39页 |
| ·应用数学模型法进行水电站工程水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39-51页 |
| ·水流一水质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 ·有限体积法求解耦合模型 | 第42-47页 |
| ·模型的定解条件 | 第47-48页 |
| ·求解的流程图 | 第48-49页 |
| ·数学模型法评价水电站工程对水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方法 | 第49-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第三章 实例研究 | 第53-81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53-55页 |
| ·无锡马山抽水蓄能电站概况 | 第53-54页 |
| ·研究区环境状况 | 第54-55页 |
| ·马山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的确定 | 第55-56页 |
| ·马山电站陆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56-66页 |
| ·收集数据及景观要素分类 | 第57页 |
| ·景观指数的计算 | 第57-58页 |
| ·景观格局变化及功能与稳定性分析 | 第58-66页 |
| ·马山电站水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66-78页 |
| ·太湖流域河道概化与网格布置 | 第67页 |
| ·模型参数的选取与模型验证 | 第67-69页 |
| ·计算条件及计算工况的确定 | 第69-70页 |
| ·电站运行对太湖水环境影响的预测结果分析 | 第70-76页 |
| ·电站运行对竺山湖底泥扰动的影响分析 | 第76-78页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第78-81页 |
| ·评价结论 | 第78-79页 |
| ·建议 | 第79-81页 |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 ·总结 | 第81-82页 |
| ·展望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