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电动执行机构的分类 | 第12页 |
| ·电动执行机构的应用背景 | 第12-13页 |
| ·国外电动执行机构产品特点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14-17页 |
| ·本文的主要意义 | 第15页 |
| ·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2 电动执行机构的总体方案和系统抗干扰措施 | 第17-30页 |
| ·电动执行机构的性能指标要求 | 第17页 |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18页 |
| ·系统总体方案 | 第17-18页 |
| ·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 第18页 |
| ·电动执行机构机械接口设计 | 第18-21页 |
| ·电动执行机构的力矩分析 | 第18-19页 |
| ·电动执行机构系统位置和速度给定 | 第19-21页 |
| ·电动执行机构用智能型变频器的控制方案 | 第21-27页 |
| ·SVPWM控制方式研究 | 第22-25页 |
| ·扇区的确定 | 第25-26页 |
| ·SVPWM信号占空比的计算和开通时刻的确定 | 第26-27页 |
| ·电动执行机构系统抗干扰的措施 | 第27-29页 |
|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28页 |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电动执行机构的硬件设计 | 第30-50页 |
| ·变频器主电路 | 第30-33页 |
| ·整流桥及IPM的参数设计 | 第30-32页 |
| ·整流桥参数设计 | 第30-31页 |
| ·IPM参数设计 | 第31-32页 |
| ·主电路的软启动 | 第32-33页 |
| ·DSP控制板设计 | 第33-39页 |
| ·TMS320F2812特点介绍 | 第34-35页 |
| ·外部DA转换电路 | 第35-36页 |
| ·串行通讯接口电路 | 第36-38页 |
| ·JTAG接口设计 | 第38-39页 |
| ·SVPWM发生器凌阳16位DSP型微控制器SPMC75-2413A简介 | 第39-41页 |
| ·数据I/O接口 | 第39-40页 |
| ·功能分配和引脚定义 | 第40-41页 |
| ·驱动与保护电路设计 | 第41-45页 |
| ·驱动电路 | 第41-43页 |
| ·硬件保护电路 | 第43-45页 |
| ·过流保护电路 | 第43-44页 |
| ·过欠压保护 | 第44-45页 |
|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 第45-48页 |
| ·液晶显示与键盘 | 第45-47页 |
| ·4~20mA电流环电路 | 第47-48页 |
| ·辅助电源供电系统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4电动执行机构的软件设计 | 第50-57页 |
| ·概述 | 第50页 |
| ·系统软件的主要功能 | 第50-52页 |
| ·零点调整 | 第50页 |
| ·灵敏度调整 | 第50-51页 |
| ·行程调整 | 第51-52页 |
| ·电动执行机构控制方式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2-56页 |
| ·软件系统主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 ·SVPWM信号的软件实现 | 第54-55页 |
| ·软件保护程序设计及A/D采样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实验结果与波形 | 第57-64页 |
| ·驱动波形与死区设置 | 第57页 |
| ·SVPWM波的输出波形 | 第57-59页 |
| ·电动执行机构启动和停止时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 | 第59-61页 |
| ·“柔胜”启动过程 | 第59页 |
| ·“柔性”停止过程 | 第59-61页 |
| ·电动执行机构输出电压与电流实验结果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本文总结 | 第64-66页 |
| ·系统的不足 | 第64-65页 |
|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附录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