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二元喷管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突片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8-27页 |
| ·控制方程 | 第18页 |
| ·湍流模型 | 第18-21页 |
| ·标准k-ε湍流模型 | 第18-19页 |
| ·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 | 第19-20页 |
| ·Realizable k- ε湍流模型 | 第20-21页 |
| ·喷口处红外辐射强度的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 ·湍流模型的比较 | 第23-26页 |
| ·算例1 | 第24-25页 |
| ·算例2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装有突片结构的圆转矩形喷管的气动特性 | 第27-58页 |
| ·计算模型 | 第27-30页 |
| ·基准喷管模型 | 第27-28页 |
| ·计算网格与边界条件 | 第28-29页 |
| ·网格试验 | 第29-30页 |
| ·不同宽高比的二元喷管喷口处的流场分布 | 第30-31页 |
| ·锯齿喷管突片个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 | 第31-48页 |
| ·装有少量突片喷管的气动特性研究 | 第31-38页 |
| ·锯齿喷管的气动特性研究 | 第38-48页 |
| ·锯齿喷管突片后倾角度对气动特性的影响 | 第48-54页 |
| ·后倾角度对宽高比为6.33 的锯齿喷管气动特性的影响 | 第49-53页 |
| ·后倾角度对宽高比为3.33 的锯齿喷管气动特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有偏转角的新型突片结构的喷管的气动特性 | 第54-56页 |
| ·计算模型 | 第54-55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5页 |
| ·不同落压比对喷管的气动参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四章 装有下挡板结构的圆转矩形喷管红外辐射特性的研究 | 第58-69页 |
| ·计算模型 | 第58-61页 |
| ·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58-60页 |
| ·网格试验 | 第60-61页 |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 ·喷管下游流场分布 | 第61-62页 |
| ·CR6 与Flip1 的红外辐射强度比较 | 第62-64页 |
| ·Flip1-5 与Flip2-5 喷管的红外辐射分布 | 第64-66页 |
| ·改变两板间距的Flip2 喷管的红外辐射分布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2页 |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 ·下一步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