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东亚剖面季风环流圈演变特征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大气对热带强迫的响应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5-19页 |
·资料说明 | 第15页 |
·方法说明 | 第15-19页 |
第三章 东亚季风环流圈(105-125°E 平均)及其演变特征 | 第19-29页 |
·引言 | 第19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19-21页 |
·多年平均 105-125°E 季风经圈环流的推进特征 | 第21-24页 |
·80年代起 105-125°E 东亚季风环流圈的年际变化 | 第24-25页 |
·105-125°E 平均季风环流圈对距平场时空分布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四章 东亚夏季风经圈环流与邻近热带海域的联系 | 第29-36页 |
·引言 | 第29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29页 |
·东亚季风环流变化特征与邻近海洋海温的联系 | 第29-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东亚夏季风经圈环流与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梅雨期降水的联系 | 第36-45页 |
·引言 | 第36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月分布 | 第37-39页 |
·东亚季风环流变化特征与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降水的联系 | 第39-44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44-45页 |
第六章 东亚剖面和印度剖面夏季风经圈环流比较 | 第45-53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46页 |
·东亚、印度季风环流圈特征比较 | 第46-49页 |
·EOF 时空分布及其周期比较 | 第49-50页 |
·东亚、印度剖面环流圈与海温的联系比较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七章 热带大气对 IOD 及多热源的定常响应 | 第53-65页 |
·引言 | 第53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53-55页 |
·大气对规则强迫源的响应 | 第55-60页 |
·大气对 IOD 平均特征的响应 | 第60-61页 |
·大气对特殊 IOD 事件年份加热响应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研究内容总结 | 第65-66页 |
·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