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8页 |
·我国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8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原因及治理措施 | 第8-12页 |
·水体营养物的来源 | 第8-9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9-10页 |
·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盐 | 第10-12页 |
·水生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水生植被在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 第12-13页 |
·水生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沉水植被恢复的重要限制因子—有效光强 | 第15页 |
·光照对沉水植物影响的直接反映—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 | 第15-16页 |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方案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8-25页 |
·试验场所 | 第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8-19页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不同营养盐浓度水体中菹草的萌发生长情况(萌发生长试验) | 第19页 |
·菹草对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水体的胁迫响应(移栽引种试验) | 第19-20页 |
·试验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0-24页 |
·试验水体各种理化指标测定 | 第20页 |
·叶片叶绿素荧光指标测定 | 第20-22页 |
·生物生长指标测定 | 第22-23页 |
·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第23页 |
·主要数据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营养盐对菹草萌发及萌发苗生长的影响 | 第25-29页 |
·营养盐对石芽萌发的影响 | 第25页 |
·对萌发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25-26页 |
·对萌发苗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营养盐对菹草生长的影响 | 第29-42页 |
·营养盐对菹草生长的影响 | 第29-31页 |
·营养盐对菹草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试验水体中叶绿素和浮游藻类的变化情况 | 第33-38页 |
·试验水体中叶绿素的变化 | 第34-35页 |
·试验水体中浮游藻类种类与数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试验水体中浮游藻类与菹草的竞争关系 | 第36-38页 |
·营养盐对菹草叶片叶绿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 | 第38-39页 |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8页 |
·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讨论 | 第39-42页 |
第五章 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胁迫响应 | 第42-53页 |
·菹草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情况 | 第42-43页 |
·菹草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光合荧光特性的变化 | 第43-44页 |
·菹草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叶片叶绿素和抗氧化酶的变化 | 第44-47页 |
·菹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44-45页 |
·菹草叶片超氧阴离子、丙二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45-47页 |
·富营养化水体叶绿素、水质和浮游藻类的变化 | 第47-50页 |
·富营养化水体叶绿素浓度和水质的变化 | 第47-49页 |
·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变化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附录1 | 第62-63页 |
附录2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