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降水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7-27页 |
·资料 | 第17-19页 |
·资料来源 | 第17页 |
·资料预处理 | 第17-18页 |
·季节划分 | 第18页 |
·资料均一性检验 | 第18-19页 |
·厦门降水量资料的代表性分析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7页 |
·趋势系数 | 第19-20页 |
·相似系数 | 第20页 |
·旱涝 Z指数 | 第20-21页 |
·累积距平 | 第21页 |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 第21-23页 |
·奇异值分解(SVD)方法 | 第23-24页 |
·滑动均方差 | 第24页 |
·滑动变差系数 | 第24-25页 |
·Morlet小波分析 | 第25-26页 |
·滑动t-检验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中国降水强度的气候变化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 第27-46页 |
·年、季平均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27-30页 |
·平均特征 | 第27页 |
·我国年、季平均降水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27-30页 |
·我国年、季降水强度的气候变化 | 第30-37页 |
·平均特征 | 第30-34页 |
·年降水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 | 第30-31页 |
·春季降水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 | 第31页 |
·夏季降水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 | 第31-32页 |
·秋季降水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 | 第32-33页 |
·冬季降水强度的长期变化趋势 | 第33-34页 |
·降水强度长期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4-37页 |
·年平均降水强度长期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4页 |
·春季降水强度长期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夏季降水强度长期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5页 |
·秋季降水强度长期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冬季降水强度长期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近50年强降水和微量降水的变化趋势 | 第37-38页 |
·年、季降水强度突变分析 | 第38-39页 |
·降水强度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 第39-43页 |
·平均降水强度变化与平均温度变化的关系 | 第39-41页 |
·降水强度变化与平均温度变化关系的区域特征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四章 中国暴雨频数气候特征及变化 | 第46-56页 |
·我国平均暴雨频数的气候特征 | 第46-48页 |
·年平均暴雨频数空间分布特征 | 第46页 |
·暴雨频数的月际变化特征及季节分布 | 第46页 |
·4~9月平均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位移 | 第46-48页 |
·我国暴雨频数的变化分析 | 第48-50页 |
·趋势分析 | 第48-49页 |
·暴雨频数变化阶段分析及突变检验 | 第49-50页 |
·暴雨频数变化与平均温度变化的关系 | 第50-54页 |
·我国总暴雨频数变化与平均温度变化的关系 | 第50-52页 |
·暴雨频数与平均温度变化关系的区域特征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我国季节连旱、连涝的气候变化特征 | 第56-63页 |
·季节连旱、连涝的定义 | 第56-57页 |
·我国季节连旱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57-59页 |
·春夏连旱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57页 |
·夏秋连旱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57-58页 |
·秋冬连旱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58页 |
·冬春连旱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58-59页 |
·我国季节连涝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59-61页 |
·春夏连涝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59-60页 |
·夏秋连涝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60页 |
·秋冬连涝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60-61页 |
·冬春连涝频次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厦门近百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 第63-72页 |
·厦门近百余年年、季降水量变化特征 | 第63-67页 |
·降水量分布 | 第63页 |
·线性倾向估计 | 第63-64页 |
·降水量变化的阶段特征 | 第64-66页 |
·小波分析 | 第66-67页 |
·均方差及变差系数的变化 | 第67-68页 |
·异常分析 | 第68-70页 |
·厦门降水突变分析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论文附图 | 第7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