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6页 |
·国内外泡沫陶瓷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1-13页 |
·国外泡沫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泡沫陶瓷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发展趋势 | 第13页 |
·多孔陶瓷 | 第13-19页 |
·多孔陶瓷概述 | 第13-15页 |
·多孔陶瓷的应用领域 | 第15-17页 |
·多孔陶瓷的制备工艺 | 第17-19页 |
·添加造孔剂工艺 | 第17-18页 |
·发泡工艺 | 第18页 |
·溶胶-凝胶工艺 | 第18页 |
·挤出成型工艺 | 第18-19页 |
·泡沫陶瓷 | 第19-23页 |
·泡沫陶瓷的组成及特性 | 第19页 |
·泡沫陶瓷浸渍工艺的研究 | 第19-21页 |
·泡沫陶瓷的应用 | 第21-23页 |
·等离子体改性 | 第23-24页 |
·等离子体的概述 | 第23页 |
·等离子体分类 | 第23页 |
·等离子体的作用原理 | 第23-24页 |
·等离子的性质和优点 | 第24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浆料的研究 | 第26-34页 |
·浆料的组成及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26-27页 |
·颗粒间的团聚与分散 | 第26-27页 |
·固体颗粒表面的润湿与水的相互作用 | 第27页 |
·分散剂在固相与液相之间的作用 | 第27页 |
·浆料流变性的研究 | 第27-33页 |
·不同固相含量氧化铝浆料的流变性 | 第27-28页 |
·聚丙烯酸胺对粘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聚丙烯酸胺在不同pH 值时对 Zeta 电位的影响 | 第30-31页 |
·pH 值对浆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31-32页 |
·球磨时间对浆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泡沫陶瓷的制备 | 第34-48页 |
·制备工艺 | 第34页 |
·实验原料 | 第34-38页 |
·陶瓷粉体原料 | 第34-35页 |
·有机体的选择 | 第35-36页 |
·添加剂的选择 | 第36-38页 |
·粘结剂 | 第37页 |
·流变剂 | 第37-38页 |
·分散剂 | 第38页 |
·消泡剂 | 第38页 |
·聚氨酯泡沫的表面处理 | 第38-41页 |
·碱性溶液处理 | 第39-40页 |
·表面活性剂处理 | 第40页 |
·等离子体改性处理 | 第40-41页 |
·高固相含量浆料的制备 | 第41页 |
·浆料的浸渍和多余料浆的挤出 | 第41-42页 |
·坯体的干燥 | 第42-43页 |
·烧成制度的制定 | 第43-46页 |
·聚氨酯海绵的差热分析 | 第43-44页 |
·素坯TG-DTA 分析 | 第44-45页 |
·升温曲线的制定 | 第45-46页 |
·烧成 | 第46页 |
·坍塌现象及解决办法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泡沫陶瓷的性能分析 | 第48-55页 |
·泡沫陶瓷的结构 | 第48-49页 |
·泡沫陶瓷的宏观结构 | 第48-49页 |
·泡沫陶瓷的显微结构 | 第49页 |
·试样的XRD 分析 | 第49-50页 |
·泡沫陶瓷的孔结构参数 | 第50-52页 |
·孔径和孔径分布 | 第50-51页 |
·气孔率、容重的测试 | 第51-52页 |
·泡沫陶瓷的体积密度 | 第52页 |
·泡沫陶瓷的抗热震性和热膨胀性能软化温度 | 第52页 |
·泡沫陶瓷的抗弯抗压强度 | 第52-53页 |
·耐酸、碱腐蚀性能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5-66页 |
·原料的影响 | 第55-56页 |
·原料种类对性能的影响 | 第55页 |
·减少原料中杂质含量的影响 | 第55页 |
·原料的粒度、形貌的影响 | 第55-56页 |
·聚氨脂海绵孔径的影响 | 第56-57页 |
·聚氨脂海面孔径对强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聚氨脂海绵孔径对容重的影响 | 第57页 |
·聚氨酯海绵表面处理的影响 | 第57-61页 |
·表面处理的影响 | 第57-59页 |
·浆料吸附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聚氨酯海绵表面处理对强度的影响 | 第60-61页 |
·浆料的固相含量和流变性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粘结剂的影响 | 第62-64页 |
·粘结剂种类对强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硅溶胶用量对陶瓷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烧成制度对产品的影响 | 第64-65页 |
·烧结温度对强度的影响 | 第64页 |
·保温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