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信息融合能源利用数据处理系统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中国的能源利用状况 | 第16-24页 |
第一节 中国的能源资源现状 | 第16-19页 |
·中国煤炭资源状况 | 第16-17页 |
·中国石油资源状况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中国能源消费状况分析 | 第19-21页 |
·中国是世界主要煤炭消费国 | 第19-20页 |
·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 第20页 |
·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中国的能源约束矛盾突出 | 第21-24页 |
·煤炭资源的“瓶颈”约束突出 | 第22页 |
·生态形势限制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山东省能源资源现状与能耗特征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山东省能源资源现状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山东省能源消费结构 | 第25-27页 |
·山东能源消费特点 | 第25-26页 |
·能源消费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山东省工业能耗特征 | 第27-32页 |
·山东省的工业结构 | 第27-28页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指标对比 | 第28-30页 |
·工业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与先进省份比较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多信息融合能源利用数据处理系统理论基础 | 第32-60页 |
第一节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第32-37页 |
·信息融合的原理 | 第32-33页 |
·信息融合的相关算法 | 第33-36页 |
·基于数据融合的软测量 | 第36-37页 |
第二节 锅炉类相关理论基础 | 第37-43页 |
·输入-输出热量法热效率计算 | 第37-39页 |
·热损失法热效率计算 | 第39-42页 |
·换算到保证条件下的热效率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其它通用动力设备类相关理论基础 | 第43-47页 |
·泵机组及液体输送系统 | 第43-44页 |
·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 | 第44-45页 |
·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 | 第45-47页 |
第四节 重点耗能系统等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47-52页 |
·热电联产机组运行指标 | 第47-49页 |
·企业能源审计 | 第49-52页 |
第五节 误差分析及数值修约 | 第52-60页 |
·误差分析 | 第52-55页 |
·数值修约 | 第55-60页 |
第五章 多信息融合能源利用数据处理系统 | 第60-82页 |
第一节 多信息融合能源利用数据处理系统 | 第60-70页 |
·安装系统 | 第62-65页 |
·登录系统 | 第65-70页 |
第二节 应用实例 | 第70-82页 |
·创建新报告 | 第70-75页 |
·查询已有报告 | 第75-76页 |
·计算表格示例 | 第76-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总结 | 第82页 |
·后续的研究工作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