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容式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与小电流选线
目录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消弧装置的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老式消弧线圈 | 第13页 |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 | 第13-15页 |
·调容式消弧线圈 | 第15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中性点接地方式 | 第17-27页 |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分析 | 第17-20页 |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正常运行时中性点位移电压 | 第17-19页 |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时的中性点位移电压 | 第19-20页 |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特点 | 第20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分析 | 第20-26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补偿原理 | 第20-21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中性点位移电压 | 第21-22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补偿方式分析 | 第22-23页 |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的补偿脱谐度确定 | 第23-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电网电容电流的自动测量 | 第27-35页 |
·电容电流的测量 | 第27-33页 |
·两点法测量电容电流 | 第27-28页 |
·可控振荡法测量电容电流 | 第28-30页 |
·伏安特性曲线法确定电容电流 | 第30-31页 |
·相对值三点法测量电容电流 | 第31-32页 |
·最大位移电压法测量电容电流 | 第32-33页 |
·本文所用的测量电容电流方法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调容式消弧线圈的总体设计 | 第35-42页 |
·调容式消弧线圈总体结构 | 第35-36页 |
·调容式消弧线圈各组成部分 | 第36-39页 |
·电抗器部分的电磁设计 | 第36-37页 |
·接地变压器的使用与选择 | 第37-39页 |
·调容式消弧线圈调谐原理 | 第39-41页 |
·调容式消弧线圈等效阻抗变换原理 | 第39-40页 |
·电容器组的参数设计与选择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调容式消弧线圈控制器的设计 | 第42-52页 |
·控制器的硬件设计 | 第42-47页 |
·计算与控制模块 | 第43-44页 |
·信号采集与转换模块 | 第44-45页 |
·真空接触器控制部分 | 第45页 |
·人机界面模块 | 第45-47页 |
·掉电存储模块 | 第47页 |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第47-51页 |
·控制器的控制策略 | 第47-49页 |
·主程序流程图 | 第49页 |
·软件抗干扰设计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调容式消弧装置模拟实验及分析 | 第52-57页 |
·调容式消弧线圈样机的制作 | 第52-53页 |
·实验方案的提出 | 第53-54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54-56页 |
·提高补偿精度的方法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 第57-63页 |
·小电流接地选线的作用及意义 | 第57页 |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选线方法 | 第57-60页 |
·消弧装置对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影响 | 第57页 |
·小电流接地系统各种选线方法的论述 | 第57-60页 |
·多判据和自适应能力在小电流接地选线中的应用 | 第60-61页 |
·自动补偿消弧控制器与小电流选线的综合使用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本文总结 | 第63-64页 |
·前景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