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潍坊地区鲜无蹼壁虎指纹图谱研究及与蜥蜴凝胶电泳鉴别 | 第14-22页 |
一、试剂与仪器 | 第14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14-20页 |
1.鲜无蹼壁虎标本制作 | 第14-15页 |
2.鲜无蹼壁虎与蜥蜴的凝胶电泳鉴别 | 第15-16页 |
·样品溶液制备 | 第15页 |
·分离胶和浓缩胶的配制 | 第15页 |
·电泳前的准备 | 第15-16页 |
·电泳操作 | 第16页 |
3.特征鉴别结果 | 第16页 |
·一般外部特征 | 第16页 |
·疣鳞特征 | 第16页 |
·足部特征 | 第16页 |
·成体无蹼壁虎长度 | 第16页 |
4.凝胶电泳结果和图谱绘制 | 第16-17页 |
5.山东潍坊地区鲜无蹼壁虎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 第17-20页 |
·色谱条件 | 第17页 |
·供试品的制备 | 第17-18页 |
·HPLC 方法学考察 | 第18页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18页 |
·流动相及柱温的确定 | 第18页 |
·稳定性考察 | 第18页 |
·仪器精密度实验 | 第18页 |
·重现性实验 | 第18页 |
·鲜无蹼壁虎的HPLC 色谱图结果 | 第18-20页 |
三、讨论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鲜无蹼壁虎抗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初步研究 | 第22-26页 |
一、仪器与试剂 | 第22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22-25页 |
1.抗癌活性成分提取 | 第22-23页 |
·95%乙醇-酸性水浸渍工艺 | 第22页 |
·95%乙醇-50%乙醇回流工 | 第22页 |
·85%乙醇超声提取工艺 | 第22页 |
·95%乙醇渗漉法提取工艺 | 第22-23页 |
·95%乙醇浸泡提取工艺 | 第23页 |
2.鲜无蹼壁虎提取液配制 | 第23页 |
3.抑瘤活性测试方法 | 第23页 |
4.提取物分离纯化 | 第23-24页 |
·反复冻融 | 第23页 |
·脱蛋白质 | 第23页 |
·脱脂肪 | 第23页 |
·高效液相法分离纯化 | 第23-24页 |
5.最佳工艺的确定 | 第24页 |
6.不同提取方案的鲜无蹼壁虎提取液对 CT-26 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24-25页 |
三、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鲜无蹼壁虎醇提物脂质体含量测定及包封率测定 | 第26-34页 |
一、仪器与材料 | 第26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26-32页 |
1.脂质体中药物的测定 | 第26-29页 |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6-27页 |
·标准曲线 | 第27页 |
·精密度试验 | 第27-28页 |
·方法回收率试验 | 第28-29页 |
·加样回收率 | 第29页 |
2.包封率的测定 | 第29-32页 |
·葡聚糖凝胶柱的制备 | 第30页 |
·凝胶的选择 | 第30页 |
·柱回收率 | 第30-31页 |
·脂质体的洗脱曲线 | 第31页 |
·包封率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三、讨论 | 第32-34页 |
第四部分 鲜无蹼壁虎醇提物脂质体制备工艺和处方研究 | 第34-43页 |
一、材料和仪器 | 第34页 |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34-41页 |
1.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34-35页 |
·薄膜分散法 | 第34页 |
·薄膜超声法 | 第34页 |
·逆相蒸发法 | 第34页 |
·薄膜分散-超声法 | 第34-35页 |
2.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制备工艺考察 | 第35-41页 |
·影响包封率的因素 | 第35-36页 |
·药-脂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5页 |
·胆固醇含量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5页 |
·有机溶剂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5页 |
·超声时间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5页 |
·超声强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减小粒径方法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36页 |
·结果 | 第36-41页 |
·制备方法研究 | 第36页 |
·药物卵磷脂比的影响结果 | 第36-37页 |
·胆固醇含量的影响结果 | 第37-38页 |
·有机溶剂的影响结果 | 第38页 |
·有机相/水相体积比的影响 | 第38-39页 |
·超声时间影响结果 | 第39页 |
·本实验采用水浴式超声 | 第39-40页 |
·旋转蒸发时包封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 | 第40页 |
·减小粒径方法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三、讨论 | 第41-43页 |
第五部分 鲜无蹼壁虎醇提物脂质体理化性质与稳定性研究 | 第43-50页 |
一、材料与仪器 | 第43页 |
二、方法与结 | 第43-48页 |
1.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 第43-45页 |
·大小与形态观察 | 第43-44页 |
·形态观察 | 第43-44页 |
·粒径分布 | 第44页 |
·脂质体主药含量和载药量测定 | 第44-45页 |
·脂质体主药含量测定 | 第44页 |
·载药量测定 | 第44-45页 |
·包封率测定 | 第45页 |
·脂质体pH 测定 | 第45页 |
2.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 第45-48页 |
·化学稳定性研究 | 第45-47页 |
·V_E对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两种灭菌方法对脂质体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热压灭菌对脂质体的影响 | 第46页 |
·辐射灭菌对脂质体的影响 | 第46-47页 |
·物理稳定性研究 | 第47-48页 |
·加热对脂质体的影响 | 第47页 |
·贮存条件对脂质体的影响 | 第47-48页 |
·血浆稳定性研究 | 第48页 |
三、讨论 | 第48-50页 |
第六部分 鲜无蹼壁虎醇提物抗实验性恶性肿瘤的研究 | 第50-56页 |
一、材料与仪器 | 第50页 |
1.试剂、细胞株 | 第50页 |
2.仪器 | 第50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50-55页 |
1.鲜无蹼壁虎醇提物抗恶性肿瘤体外实验 | 第50-52页 |
·细胞培养 | 第50页 |
·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MTT)法检测活性 | 第50-51页 |
·药物浓度对CT-26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51页 |
·作用时间对CT-26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51-52页 |
2.鲜无蹼壁虎醇提物抗恶性肿瘤体内实验 | 第52-55页 |
·动物造模 | 第52页 |
·动物分组 | 第52页 |
·给药剂量 | 第52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52页 |
·体内抑瘤实验对肿瘤生长的影响 | 第52-53页 |
·对荷瘤小鼠主要脏器指数的影响 | 第53-54页 |
·细胞形态学变化 | 第54页 |
·给药后肿瘤组织病理 | 第54页 |
·鲜无蹼壁虎醇提物急性毒理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三、讨论 | 第55-56页 |
第七部分 鲜无蹼壁虎醇提物脂质体抗肿瘤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第56-66页 |
一、材料与仪器 | 第56页 |
二、方法和结果 | 第56-65页 |
1.对小鼠血液TNF-α水平的影响 | 第56页 |
2.造模分组及其给药剂量 | 第56页 |
3.检测小鼠血清 TNFα水平 | 第56-57页 |
4.体外细胞增殖抑制试验 | 第57-58页 |
5.细胞凋亡的定量检测 | 第58-65页 |
三、讨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综述 无蹼壁虎研究进展 | 第71-78页 |
读搏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发明的专利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