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诺克800kt/a硫磺制酸余热利用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硫酸工业发展简史 | 第9-13页 |
·早期硫酸工艺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我国硫酸近代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当代硫酸技术发展特点 | 第11-13页 |
·现代硫酸生产技术及余热利用 | 第13-22页 |
·硫铁矿制酸 | 第13-17页 |
·冶炼烟气制酸 | 第17-19页 |
·其他原料制酸 | 第19-21页 |
·硫磺制酸 | 第21-22页 |
·硫磺制酸过程余热利用现状 | 第22-28页 |
·高中温位余热利用 | 第23-25页 |
·低温位余热利用 | 第25-28页 |
2. 诺诺克800KT/A硫磺制酸余热利用方案 | 第28-33页 |
·诺诺克热能利用现状综合分析 | 第28页 |
·硫磺制酸余热利用预选方案 | 第28-29页 |
·硫酸厂余热回收方案流程 | 第29-33页 |
·高中温余热利用方案流程 | 第29-31页 |
·低温余热回收方案 | 第31-33页 |
3. 方案一余热回收计算 | 第33-45页 |
·计算依据 | 第33-34页 |
·主要参数确定 | 第33页 |
·高温热回收流程 | 第33-34页 |
·焚硫系统 | 第34-35页 |
·硫磺用量 | 第34页 |
·焚硫系统 | 第34-35页 |
·废热锅炉蒸汽产量(方案一) | 第35-36页 |
·参数确定 | 第35页 |
·方案一蒸汽产量 | 第35-36页 |
·脱盐水用进入量 | 第36页 |
·转化器热量衡算 | 第36-38页 |
·物料衡算 | 第36-37页 |
·转化器热量衡算 | 第37-38页 |
·干燥吸收系统 | 第38-44页 |
·干吸塔物料衡算 | 第38-39页 |
·干吸塔热量衡算 | 第39-41页 |
·循环槽物料热量衡算 | 第41-43页 |
·浓酸冷却器物料热量衡算 | 第43-44页 |
·循环水带出热量 | 第44页 |
·方案一热量衡算 | 第44-45页 |
·方案一800kt/h硫磺制酸系统热量平衡表 | 第44页 |
·方案一余热回收量 | 第44-45页 |
4. 方案二低温余热回收量 | 第45-53页 |
·方案二次高压蒸汽产量 | 第45-46页 |
·高中温余热回收流程 | 第45页 |
·两方案转化排出热量比较 | 第45-46页 |
·方案二次高压过热蒸汽产量 | 第46页 |
·第一吸收塔烟气热量衡算 | 第46-47页 |
·一次转化气体带入热量 | 第46页 |
·热回收塔烟气带出热量 | 第46-47页 |
·二次转化烟气带入热量 | 第47页 |
·最终吸收塔尾气带出热量 | 第47页 |
·热量回收塔循环酸量确定 | 第47-49页 |
·硫酸平衡 | 第48页 |
·硫酸热量衡算 | 第48页 |
·循环酸量 | 第48-49页 |
·热量衡算 | 第49页 |
·稀释器 | 第49页 |
·稀释器物料热量衡算 | 第49页 |
·稀释器热量衡算 | 第49页 |
·低压锅炉产汽量计算 | 第49-50页 |
·脱盐水预热器物料热量衡算 | 第50页 |
·物料衡算 | 第50页 |
·热量衡算 | 第50页 |
·干燥二吸泵槽物料热量衡算 | 第50-51页 |
·干燥二吸泵槽物料衡算 | 第50-51页 |
·干燥二吸泵槽热量衡算 | 第51页 |
·循环水带出热量 | 第51-52页 |
·干燥循环酸冷却器热量衡算 | 第52页 |
·最终循环酸冷却器 | 第52页 |
·成品酸冷却器 | 第52页 |
·循环水带走总热量 | 第52页 |
·方案二回收总热量 | 第52-53页 |
5. 余热利用方案分析比较 | 第53-59页 |
·技术比较 | 第53-56页 |
·工艺 | 第53页 |
·材料 | 第53-54页 |
·设备国产化 | 第54页 |
·国内外技术比较 | 第54-55页 |
·技术评价 | 第55-56页 |
·经济性比较 | 第56-57页 |
·蒸汽产量比较 | 第56页 |
·回收总热量比较 | 第56页 |
·回收热能价格比较 | 第56页 |
·循环水冷却量 | 第56-57页 |
·投资 | 第57页 |
·经济评价 | 第57页 |
·风险分析 | 第57-59页 |
·技术风险 | 第57页 |
·操作风险 | 第57-58页 |
·安全风险 | 第58页 |
·风险评价 | 第58-59页 |
6.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