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MI的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 ·软件测试概述及回归测试背景 | 第8页 |
| ·自动化测试兴起 | 第8-9页 |
| ·桌面软件自动化测试 | 第9-10页 |
| ·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背景 | 第10页 |
| ·本课题研究和开发的内容 | 第10-11页 |
| 第二章 嵌入式软件测试及黑盒自动化测试方法分析 | 第11-16页 |
| ·嵌入式软件测试概述 | 第11-12页 |
| ·嵌入式软件测试工具的基本实现方法 | 第12-13页 |
| ·纯软件方法 | 第12页 |
| ·纯硬件方法 | 第12-13页 |
| ·嵌入式软件的黑盒测试 | 第13页 |
| ·现有的黑盒测试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分析 | 第13-16页 |
| 第三章 基于MMI的嵌入式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法 | 第16-31页 |
| ·基本原理 | 第16-18页 |
| ·可行性分析 | 第18-19页 |
| ·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18页 |
| ·商业价值可行性分析 | 第18-19页 |
| ·内嵌测试代码 | 第19-22页 |
| ·模拟人工输入模块 | 第19-20页 |
| ·内嵌测试代码的原则 | 第20-22页 |
| ·人机接口的定义及获取 | 第22-29页 |
| ·人机接口包含的内容 | 第22-23页 |
| ·LED和声音信息的获取 | 第23-24页 |
| ·LCD显示界面的截获 | 第24-29页 |
| ·点阵法 | 第25-26页 |
| ·间接法概述 | 第26-27页 |
| ·间接法获取屏幕信息细节 | 第27-29页 |
| ·传输协议 | 第29-30页 |
| ·小节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自动化测试平台设计及实现 | 第31-56页 |
| ·平台概述 | 第31-34页 |
| ·平台结构 | 第31-33页 |
| ·平台运行流程 | 第33-34页 |
| ·平台通用性考虑 | 第34页 |
| ·测试脚本 | 第34-39页 |
| ·自动化测试脚本概述 | 第34-37页 |
| ·平台的测试脚本规范 | 第37-39页 |
| ·概述 | 第37-38页 |
| ·脚本分类 | 第38-39页 |
| ·重要命令剖析 | 第39页 |
| ·GUI层 | 第39-46页 |
| ·GUI层模块组织关系 | 第40页 |
| ·测试脚本编写 | 第40-42页 |
| ·测试脚本组织 | 第42-44页 |
| ·脚本运行 | 第44页 |
| ·测试管理 | 第44-45页 |
| ·测试报告 | 第45页 |
| ·系统配置 | 第45页 |
| ·数据库管理 | 第45页 |
| ·GUI层与脚本解析比较层接口 | 第45-46页 |
| ·脚本解析比较层 | 第46-54页 |
| ·测试脚本解析及运行 | 第46-47页 |
| ·人机接口信息解析 | 第47-51页 |
| ·声音和LED的解析 | 第48页 |
| ·LCD的解析 | 第48-51页 |
| ·自动化比较 | 第51-54页 |
| ·脚本解析比较层与其它层接口 | 第54页 |
| ·调试协议层 | 第54-55页 |
| ·通信层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测试实例 | 第56-5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1页 |
| ·平台的优点 | 第59页 |
| ·平台的不足 | 第59-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