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经纬仪大尺寸轴承环圆度误差测试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使用圆(柱)度仪测量圆度误差 | 第11-12页 |
·使用三坐标测量圆度误差 | 第12页 |
·使用测长类仪器测量圆度误差 | 第12-13页 |
·零件在线测量 | 第13-15页 |
·圆度误差分离技术和圆度误差算法 | 第15页 |
·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方案设计 | 第17-21页 |
·模块化的总体结构 | 第17-18页 |
·传感器的选用 | 第18页 |
·回转工作台的选用 | 第18-19页 |
·数据采集卡的选用 | 第19-20页 |
·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设计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数据处理程序的编制 | 第21-36页 |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最小二乘圆算法 | 第21-23页 |
·最小区域圆 | 第23页 |
·最大内接圆和最小外接圆 | 第23-24页 |
·数据的采集 | 第24-26页 |
·光栅测微仪数据的采集 | 第24-25页 |
·电感测微仪数据的采集 | 第25-26页 |
·零位信号的采集 | 第26页 |
·采集数据的处理 | 第26-36页 |
·圆心的移动方向 | 第27-28页 |
·第一步移动 | 第27页 |
·后续移动 | 第27-28页 |
·移动的步长 | 第28-29页 |
·交叉判别算法及应用 | 第29-33页 |
·判定 | 第29页 |
·交叉判别算法 | 第29-30页 |
·锐(直)角三角形判别 | 第30-32页 |
·交叉判别算法的其它应用 | 第32-33页 |
·程序框图 | 第33-34页 |
·计算机辅助调偏 | 第34-35页 |
·算法的验证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实验方法和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第36-52页 |
·实验目的 | 第36页 |
·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 第36-42页 |
·最小二乘圆心算法的验证 | 第36-37页 |
·检测MMQ20转台和数显转台主轴的圆度误差 | 第37-41页 |
·MMQ20转台主轴的圆度误差 | 第38页 |
·数显转台主轴的圆度误差 | 第38-41页 |
·验证工作台旋转和传感器旋转测量圆度误差的结果 | 第41-42页 |
·实验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第42-48页 |
·数学模型 | 第42页 |
·方差和灵敏系数 | 第42-43页 |
·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 第43页 |
·计算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 第43-47页 |
·与电感仪示值有关的不确定度分量u(x_i) | 第43-46页 |
·与数显转台有关的不确定度分量u(s_i) | 第46-47页 |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_c(r_i) | 第47页 |
·扩展不确定度U | 第47-48页 |
·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 | 第48-50页 |
·装置的示值误差 | 第50-52页 |
第五章 圆度误差测量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52-57页 |
·总体结构 | 第52页 |
·各部件的技术指标 | 第52-54页 |
·主轴 | 第52-54页 |
·传感器 | 第54页 |
·调偏机构 | 第54页 |
·测量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第54-5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7-58页 |
·本论文中的创新点 | 第58页 |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