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区域构造地质学论文

四川盆地北部周边构造特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5页
   ·论文选题依据第10页
   ·研究现状第10-11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1-13页
     ·论文研究目标第11页
     ·课题来源及论文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论文工作量及提交的成果第13-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5-50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15-33页
     ·中国西部大陆拼合第16-19页
     ·研究区区域构造背景第19-33页
   ·区域地层第33-50页
     ·龙门山小区区域地层特征第33-42页
     ·米仓山小区区域地层特征第42-43页
     ·大巴山小区区域地层特征第43-50页
第3章 四川盆地北部周边构造带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第50-84页
   ·龙门山构造带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第50-60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50-54页
     ·构造演化史第54-60页
   ·米仓山构造带的区域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第60-75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60-68页
     ·构造演化史第68-75页
   ·大巴山造山带区域构造特征及演化第75-84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75-80页
     ·构造演化史第80-84页
第4章 龙门山北段、米仓山、大巴山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样式第84-136页
   ·龙门山北段的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样式第84-103页
     ·构造变形特征第84-98页
     ·构造样式第98-103页
   ·米仓山的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样式第103-120页
     ·构造变形特征第103-117页
     ·构造样式第117-120页
   ·大巴山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样式第120-136页
     ·构造变形特征第120-129页
     ·构造样式第129-136页
第5章 研究区构造建模和地震剖面解释第136-149页
   ·龙门山北段构造建模及地震剖面解释第136-141页
     ·构造建模第136-139页
     ·地震剖面构造解释第139-141页
   ·米仓山构造建模及地震剖面解释第141-145页
     ·构造建模第141-142页
     ·地震剖面解释第142-145页
   ·大巴山构造建模及地震剖面解释第145-149页
     ·构造建模第145-146页
     ·地震剖面解释第146-149页
第6章 龙门山北段、米仓山、大巴山构造依控关系分析第149-162页
   ·从中国大陆构造分区分布特征分析第149页
   ·从秦岭构造带的构造演化时限分析第149-151页
   ·从四川盆地北部周缘山系主要构造分布特征分析第151-153页
   ·从龙门山北段、米仓山、大巴山之间的构造叠合关系上分析第153-154页
   ·对龙门山、米仓山、大巴山构造演化史的综合分析第154-162页
     ·扬子古陆块形成演化阶段第154-155页
     ·大陆边缘伸展构造演化阶段第155-159页
     ·造山带与前陆盆地挤压构造演化阶段第159-162页
结论第162-163页
致谢第163-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67页
附图第167-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ACE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研究
下一篇:藏药“佐塔”的吸收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