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和慈竹开花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8页 |
| 1 选题依据 | 第15-17页 |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 3 文献综述 | 第18-36页 |
| ·高等植物开花机理 | 第18-25页 |
| ·开花研究历史 | 第18-19页 |
| ·开花决定 | 第19-20页 |
| ·开花物质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 第20-24页 |
| ·高等植物开花逆转 | 第24-25页 |
| ·竹子开花研究进展 | 第25-35页 |
| ·竹子开花原因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 ·竹子开花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 第28-30页 |
| ·竹子试管开花和开花逆转的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 ·竹子开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31-32页 |
| ·有关竹子开花的其他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 ·水竹和慈竹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 ·水竹研究现状 | 第35页 |
| ·慈竹研究现状 | 第35-36页 |
| 4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第36-38页 |
| 第二章 水竹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8-4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 ·研究材料 | 第38页 |
|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 ·克隆生长动态调查 | 第38-39页 |
| ·竹笋─幼竹高生长测定 | 第39页 |
| ·温、湿条件对水竹生长的影响观测 | 第3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 ·水竹克隆生长规律 | 第39-40页 |
| ·水竹种群高生长规律 | 第40-41页 |
| ·生态因子对水竹种群生长的影响 | 第41-42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水竹、慈竹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44-54页 |
| 1. 研究地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 ·研究材料 | 第44页 |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 ·水竹和慈竹开花生物学特性观察 | 第44页 |
| ·水竹和慈竹花器官解剖结构 | 第44页 |
| ·水竹和慈竹花发育与结实研究 | 第44-4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 ·开花周期 | 第45-46页 |
| ·开花类型 | 第46页 |
| ·开花季节及持续时间 | 第46-47页 |
| ·花穗形态及结构 | 第47页 |
| ·水竹和慈竹结实 | 第47-48页 |
| ·花粉数量和活力 | 第47-48页 |
| ·柱头可授性 | 第48页 |
| ·水竹、慈竹结实率 | 第48页 |
| 3. 结论和讨论 | 第48-54页 |
|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水竹开花的影响 | 第54-61页 |
| 1. 调查方法 | 第54-55页 |
| ·气候因子调查 | 第54页 |
| ·各样地生态因子调查 | 第54-5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 ·竹子开花与大气候的关系 | 第55-57页 |
| ·竹子开花与气温的关系 | 第55页 |
| ·竹子开花与降水量的关系 | 第55-57页 |
| ·水竹开花与小生境之间的关系 | 第57-59页 |
| ·水竹开花与坡向和光照的关系 | 第57-58页 |
| ·水竹开花与地温、林内湿度和温度的关系 | 第58-59页 |
| 3. 结论和讨论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水竹、慈竹开花期间物质代谢特性研究 | 第61-78页 |
| 1. 实验地区和实验方法 | 第61-63页 |
| ·研究材料 | 第61页 |
| ·调查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61-63页 |
| ·取样和处理 | 第61-62页 |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62-63页 |
| 2. 结果和分析 | 第63-75页 |
| ·内源激素在开花期间的动态变化 | 第63-67页 |
| ·GA_3含量在开花期间的变化规律 | 第63-64页 |
| ·IAA含量在开花期间的变化规律 | 第64-65页 |
| ·ABA含量在开花期间的变化规律 | 第65-67页 |
| ·ZT含量在开花期间的变化规律 | 第67页 |
| ·叶绿素含量在开花期间的动态变化 | 第67-69页 |
| ·碳氮代谢在开花期间动态变化 | 第69-75页 |
| ·碳代谢在开花期间变化规律 | 第69-72页 |
| ·氮代谢在开花期间变化规律 | 第72-75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75-78页 |
| 第六章 水竹和慈竹开花关键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第78-84页 |
| 1.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 第78页 |
| ·数据来源 | 第78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7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81页 |
| ·水竹开花代谢关键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78-79页 |
| ·慈竹开花代谢关键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79-81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81-84页 |
| 第七章 水竹花后复壮试验及地下茎碳氮代谢规律研究 | 第84-93页 |
| 1.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84-86页 |
| ·田间试验设计 | 第84页 |
| ·调查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84-86页 |
| ·复壮更新调查 | 第85页 |
| ·代谢物质测定 | 第85-86页 |
| 2. 结果和分析 | 第86-90页 |
| ·不同处理措施对水竹发笋和成竹影响 | 第86-87页 |
| ·不同处理措施对水竹开花影响 | 第87-88页 |
| ·不同处理措施对水竹地下茎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88-90页 |
| 3. 结论与讨论 | 第90-93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3-98页 |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93-95页 |
| ·水竹生长发育规律 | 第93页 |
| ·水竹和慈竹开花生物学特性 | 第93-94页 |
| ·外界环境因素对水竹开花的影响 | 第94页 |
| ·水竹和慈竹开花期间物质代谢规律 | 第94页 |
| ·影响水竹和慈竹开花的关键因子 | 第94-95页 |
| ·水竹花后复壮试验及地下茎生理代谢机制 | 第95页 |
| 2. 展望 | 第95-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