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一、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时代成因 | 第9-14页 |
(一) 从指导思想上看——中国古代传统伦理文化的继承 | 第9-10页 |
(二) 从政治体制上看——中央专制主义集权的高度发展 | 第10-12页 |
(三) 从法律移植上看——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的学习 | 第12-14页 |
二、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14-30页 |
(一) 地区回避 | 第14-20页 |
(二) 社会关系回避 | 第20-28页 |
(三) 职务回避 | 第28-30页 |
三、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特点 | 第30-36页 |
(一) 既有全面性又有严密性 | 第30-31页 |
(二) 既有平等性又有特权性 | 第31-33页 |
(三) 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 第33-36页 |
四、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评析和借鉴 | 第36-44页 |
(一) 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积极意义 | 第36-38页 |
(二) 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 第38-40页 |
(三) 清朝文官任职回避制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 第40-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