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庙温泉、赤城温泉及塘子庙温泉的水化学及同位素研究
1 引言 | 第1-13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3-2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3-14页 |
·地层与岩石 | 第14-16页 |
·主要地层及岩性特征 | 第14-15页 |
·岩浆岩 | 第15-16页 |
·地质构造概况 | 第16-19页 |
·褶皱 | 第17页 |
·断裂 | 第17-19页 |
·地质演化史 | 第19-23页 |
·基底形成阶段 | 第20-21页 |
·盖层发展阶段 | 第21页 |
·地台活化 | 第21-23页 |
·温泉概况 | 第23-28页 |
·白庙温泉 | 第23-24页 |
·赤城温泉 | 第24-25页 |
·塘子庙温泉 | 第25-28页 |
3 温泉水化学研究 | 第28-46页 |
·常量组分特征 | 第28-39页 |
·白庙温泉 | 第28-29页 |
·赤城温泉 | 第29-33页 |
·塘子庙温泉 | 第33-39页 |
·热水中常量组分的形成和演变 | 第39-41页 |
·氯离子和钠离子 | 第39页 |
·硫酸根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 | 第39-41页 |
·钙和镁离子 | 第41页 |
·微量元素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44页 |
·硼(B) | 第42页 |
·锂(Li) | 第42页 |
·锶(Sr) | 第42-43页 |
·氟(F)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4 温泉的同位素特征分析 | 第46-52页 |
·稳定同位素分析 | 第46-50页 |
·氢、氧稳定同位素 | 第46-49页 |
·碳硫稳定同位素 | 第49-50页 |
·放射性同位素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5 温泉的形成和演化 | 第52-67页 |
·温泉热源的讨论 | 第52-53页 |
·岩浆残余热 | 第52页 |
·放射性元素衰变热 | 第52-53页 |
·断层摩擦热 | 第53页 |
·地下热水循环深度估算 | 第53-54页 |
·热储温度的估算 | 第54-66页 |
·SiO_2 温标 | 第54-56页 |
·阳离子温标 | 第56-58页 |
·Na-Li 温标 | 第58页 |
·冷水混合计算法 | 第58-65页 |
·Cl-校正法估算热储温度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6 温泉的开发利用 | 第67-70页 |
·白庙温泉 | 第68页 |
·赤城温泉 | 第68页 |
·塘子庙温泉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建议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