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30页 |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仿真研究进展 | 第8-17页 |
·车辆/轨道耦合系统相互作用研究发展回顾 | 第9-14页 |
·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无碴轨道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7-28页 |
·世界高速铁路无碴轨道结构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第19-27页 |
·我国无碴轨道结构研究概况 | 第27-2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客运专线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及无碴轨道结构系统有限元模型 | 第30-49页 |
·引言 | 第30页 |
·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30-35页 |
·轨道结构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35-41页 |
·曲线线路有碴轨道结构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36-38页 |
·无碴轨道结构动力学仿真模型 | 第38-41页 |
·轨道不平顺的数学描述 | 第41-44页 |
·轮轨接触作用的数学模型 | 第44-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车线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有限元方程与求解方法 | 第49-68页 |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 | 第49-50页 |
·有限元软件中的刚体模型 | 第50-51页 |
·接触作用在有限元中应用的数学描述 | 第51-55页 |
·接触面的定义 | 第52页 |
·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 | 第52-53页 |
·接触的数学描述 | 第53-55页 |
·显式算法与隐式算法 | 第55-64页 |
·显式算法适用问题的主要类型 | 第56-57页 |
·动力学显式有限元方法 | 第57-59页 |
·隐式和显式时间积分程序的简单比较 | 第59-60页 |
·显式方法的时间增量和条件稳定性 | 第60-64页 |
·数值模拟分析中动态振荡的阻尼 | 第64-66页 |
·独特的连接单元与相应运动学特征的描述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车线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的试验验证 | 第68-75页 |
·无碴轨道车线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的试验验证 | 第68-72页 |
·有碴轨道车线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的试验验证 | 第72-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客运专线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的仿真研究分析 | 第75-120页 |
·曲线线路上仿真研究的主要特点 | 第75-78页 |
·曲线线路上车线耦合系统的仿真分析工况特点 | 第78-84页 |
·最小曲线半径的确定原则 | 第78-82页 |
·设计超高的合理取值以及检算 | 第82-83页 |
·客运专线曲线线路车线耦合系统仿真研究分析工况 | 第83-84页 |
·线路上列车运行安全与平稳性的分析 | 第84-109页 |
·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安全与平稳性的评价指标 | 第84-88页 |
·曲线线路上列车运行安全与舒适性对比分析 | 第88-109页 |
·不同速度和曲线半径对曲线线路上车线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影响分析 | 第109-117页 |
·小结 | 第117-120页 |
第六章 客运专线土质路基上无碴轨道结构体系的振动响应研究分析 | 第120-190页 |
·土质路基上板式无碴轨道的振动响应研究分析 | 第120-148页 |
·计算条件 | 第120-121页 |
·土质路基上板式无碴轨道的车线耦合系统动力学响应 | 第121-130页 |
·板式无碴轨道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130-148页 |
·土质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的振动响应研究分析 | 第148-168页 |
·计算条件 | 第148-149页 |
·土质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的车线耦合系统动力学响应 | 第149-156页 |
·双块式无碴轨道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 第156-168页 |
·两种无碴轨道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168-172页 |
·有碴轨道与板式、双块式无碴轨道的振动衰减与传递函数曲线分析 | 第172-188页 |
·小结 | 第188-19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0-195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190-193页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93-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195-20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203-204页 |
致谢 | 第204-205页 |
详细摘要 | 第205-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