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网络蠕虫传播特性的仿真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1页
   ·什么是蠕虫?第12-13页
   ·蠕虫历史回顾第13-15页
   ·蠕虫传播特性研究现状第15-18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主要进展第17-18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18-19页
   ·本文章节安排第19-21页
第2章 蠕虫及其建模第21-31页
   ·蠕虫第21-26页
     ·蠕虫分类第21-22页
     ·功能结构第22-23页
     ·扫描策略第23-26页
     ·示例第26页
   ·蠕虫传播特性模型第26-27页
   ·蠕虫建模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31页
第3章 蠕虫传播特性的分析模型研究第31-39页
   ·经典分析模型第31-33页
     ·SI模型第31页
     ·KM模型第31-32页
     ·SIR模型第32页
     ·SIS模型第32-33页
     ·双因素模型第33页
     ·其它模型第33页
   ·AAWP模型第33-34页
   ·AAWP的扩展第34-37页
     ·选择性随机扫描第35页
     ·基于路由的扫描第35-36页
     ·基于目标列表的扫描第36-37页
   ·分析模型局限性分析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4章 现有蠕虫软件仿真系统分析和评价第39-47页
   ·高度抽象的软件仿真第39-41页
     ·ETH Zurich TIK蠕虫仿真器第39-40页
     ·NWS蠕虫仿真器第40-41页
     ·其他第41页
     ·评价第41页
   ·数据包级的软件仿真第41-43页
     ·SSFNet/NS2蠕虫仿真器第41-42页
     ·GTNets蠕虫仿真器第42-43页
     ·评价第43页
   ·大规模分布式软件仿真第43-45页
     ·GTNetS/PDNS分布式蠕虫仿真器第44页
     ·PAWS分布式蠕虫仿真器第44页
     ·评价第44-45页
   ·分析模型和软件仿真比较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GTNETS软件仿真系统的扩展第47-59页
   ·蠕虫模型第47-50页
     ·蠕虫扩展模型第47-48页
     ·蠕虫模型接口设计第48-49页
     ·示例第49-50页
   ·网络拓扑建立第50-54页
     ·GTNetS基本网络拓扑结构第50-51页
     ·Internet测量第51页
     ·随机拓扑生成方法第51-52页
     ·AS级拓扑生成方法第52-54页
     ·网络带宽和延迟的确定第54页
   ·递增式仿真模式第54-57页
     ·实现原理第55-56页
     ·实现方法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6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9-77页
   ·实验环境第59页
     ·硬件平台第59页
     ·软件环境第59页
   ·网络因素对蠕虫传播的影响第59-67页
     ·网络拓扑第59-61页
     ·网络延迟第61-64页
     ·网络带宽第64-67页
   ·蠕虫特性对蠕虫传播的影响第67-74页
     ·蠕虫扫描策略第67-70页
     ·蠕虫扫描速率第70-71页
     ·蠕虫大小第71-72页
     ·感染延迟第72-73页
     ·传输协议第73-74页
   ·TCP蠕虫和 UDP蠕虫对比第74页
   ·系统性能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7章 总结第77-79页
   ·创新点第77-78页
   ·未来研究方向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硕士期间的论文、项目情况第83-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司经理地位的异化及回归--以内部法律约束机制为落脚点
下一篇:自修复进化软件自动更新方法的研究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