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 第1-10页 |
第一部分 调解机制 | 第10-19页 |
一、调解的种类 | 第10-16页 |
(一) 民间调解 | 第10-14页 |
(二) 官府调解 | 第14-16页 |
二、调解的成因分析 | 第16-19页 |
(一) 政治原因 | 第16-17页 |
(二) 文化传统 | 第17页 |
(三) 社会根源 | 第17-19页 |
第二部分 官府裁断机制 | 第19-52页 |
一、案例评析 | 第19-30页 |
(一) 田宅纠纷 | 第19-26页 |
(二) 婚姻中的聘财争讼 | 第26-30页 |
二、官府裁断的程序 | 第30-52页 |
(一) 告状 | 第30-36页 |
(二) 词讼的管辖 | 第36-41页 |
(三) 约会制度 | 第41-45页 |
(四) 圆署圆坐制度 | 第45-46页 |
(五) 申呈 | 第46-48页 |
(六) 证据制度 | 第48-49页 |
(七) 官府裁断实际运作分析 | 第49-52页 |
余论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