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点红病害种类调查及其病原菌鉴定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1-22页 |
·材料 | 第11-14页 |
·寄主与病原菌 | 第11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1-12页 |
·杀菌剂 | 第12-14页 |
·方法 | 第14-22页 |
·病害种类调查和病原菌鉴定 | 第14-19页 |
·斑点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9-21页 |
·斑点病菌的化学药剂室内筛选试验 | 第21-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44页 |
·病害种类调查和病原菌鉴定 | 第22-36页 |
·斑点病 | 第22-24页 |
·灰霉病 | 第24-26页 |
·黑斑病 | 第26-27页 |
·斑枯病 | 第27-28页 |
·炭疽病 | 第28-30页 |
·锈病 | 第30-31页 |
·枝枯病 | 第31-33页 |
·菌核病 | 第33-34页 |
·青枯病 | 第34-36页 |
·斑点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6-41页 |
·温度对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6-37页 |
·pH对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7-38页 |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9-40页 |
·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40-41页 |
·斑点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 第41-4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1 | 第51-52页 |
附录2 | 第52-54页 |
附录3 | 第54-55页 |
附录4 | 第55-56页 |
附录5 | 第56-58页 |
附录6 | 第58-59页 |
附录7 | 第59-60页 |
附录8 | 第60-62页 |
附录9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