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前言 | 第8-10页 |
1.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3. 名词界定 | 第9-10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0-13页 |
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3. 概念转变学习理论 | 第14页 |
三、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 物理概念理解研究的历史发展 | 第14-15页 |
2. 分子运动论及气体压强微观理论建立的历史发展 | 第15-16页 |
3. 气体压强概念理解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4. 关于分子运动的相异构想研究 | 第17-18页 |
四、研究设计 | 第18-20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 研究工具、方法及程序 | 第19页 |
3. 被试的选取 | 第19-20页 |
五、初步调查及分析 | 第20-35页 |
1. 高学生关于气体分子微观运动规律理解的调查分析 | 第20-21页 |
2. 高学生关于气体压强概念微观理解的调查分析 | 第21-33页 |
3. 初步调查分析结果综述 | 第33-35页 |
六、进一步研究分析及相关教学建议 | 第35-40页 |
1. 错误概念产生的原因 | 第35-37页 |
2. 概念转化的策略探讨 | 第37-39页 |
3. 学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建议 | 第39-40页 |
七、研究反思及不足 | 第40-41页 |
八、注释及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九、附录 | 第45-54页 |
1. 附录一:气体压强概念微观理解的诊断性测试问卷 | 第45-47页 |
2. 附录二:儿童关于分子运动及气体压力概念的理解调查分析 | 第47-52页 |
3. 附录三:儿童气体性质理解的诊断性测试题 | 第52-54页 |
十、后记 | 第54页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