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9页
   ·论文写作的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背景第10-11页
     ·意义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论文的主体写作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6-18页
     ·写作思路第16页
     ·主要内容第16-18页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8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19-30页
   ·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概念第19-23页
     ·概念的界定第19-20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第20-21页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第21-23页
   ·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理论第23-27页
     ·凯恩斯理论第23-24页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理论第24-25页
     ·卢卡斯的理性预期理论第25-27页
   ·向量自回归模型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1993年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30-55页
   ·1993年以来财政货币政策运行的历史回顾第30-35页
     ·1993年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运行的概述第30-34页
     ·政策运行的一般评价第34-35页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第35-47页
     ·VAR模型的介绍与数据的选取第36-42页
     ·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第42-47页
   ·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价第47-54页
     ·对我国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第47-52页
     ·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影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分析第55-81页
   ·我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与乘数效应分析第55-61页
     ·我国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与政策有效性第55-59页
     ·我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与政策有效性第59-61页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第61-70页
     ·货币政策传导机理分析第61-63页
     ·利率非市场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63-65页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第65-67页
     ·货币市场的不完善弱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67-68页
     ·资本市场不完善弱化货币政策有效性第68-70页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性分析第70-75页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状况第71-73页
     ·影响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时滞的因素第73-75页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政策有效性第75-80页
     ·从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第75-78页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中的问题所在第78-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提升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建议第81-100页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运用第81-86页
     ·拓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空间第81-82页
     ·寻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第82-85页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现实抉择第85-86页
   ·实行前瞻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第86-90页
     ·我国实行前瞻性财政货币政策的必要性第87-88页
     ·为实施前瞻性财政货币政策创造条件第88-90页
   ·加强财政货币政策运行机制中的微观基础建设第90-94页
     ·完善微观主体的运行机制第90-91页
     ·引导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第91-93页
     ·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第93-94页
   ·优化外部经济环境第94-99页
     ·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第94-96页
     ·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第96-97页
     ·完善和加强法制建设及金融监管第97-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7-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快速模幂乘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鲜活农产品配送的模式及路线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