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诱发儿童交往行为发生的老城街巷空间研究--以太原精营街区段居住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9-21页 |
·论文框架 | 第21-23页 |
2 本课题相关理论概述 | 第23-32页 |
·类型学空间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类型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类型学在课题中的针对性 | 第25页 |
·儿童心理与行为分析方法 | 第25-28页 |
·空间行为相互关系理论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精营街居住区生活形态与街巷空间 | 第32-46页 |
·精营街区历史沿革 | 第32-36页 |
·精营街居住区生活形态分析 | 第36-38页 |
·精营街居住区街巷空间分析 | 第38-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精营街居住区儿童环境心理与行为分析 | 第46-58页 |
·儿童环境心理分析 | 第46-49页 |
·对精营街居住区街巷儿童交往行为模式的观察 | 第49-54页 |
·儿童心理及交往行为模式观察结果总结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5 精营街居住区易诱发儿童交往行为的街巷空间分析 | 第58-82页 |
·交往行为与空间之关系 | 第58-62页 |
·不同类型街巷空间内儿童交往行为调查与分析 | 第62-71页 |
·易诱发儿童交往行为发生的街巷空间营造建议 | 第71-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6 课题研究的启示 | 第82-90页 |
·新建居住小区调查与分析 | 第82-88页 |
·改善新建居住区儿童交往空间环境的建议 | 第88-90页 |
7 结语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6-97页 |
附录2 访谈记录 | 第97-99页 |
附录3 儿童问卷 | 第99-100页 |
附录4 新建居住区居民交往活动调查表 | 第100-101页 |
附录5 儿童认知过程 | 第101-105页 |
附录6 图表索引 | 第10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