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文化、媒介的综合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 何谓现代性的媚俗化第12-31页
 一、两种文化转型与两种现代性第12-18页
 二、“两个翅膀论”与媚俗化问题的引出第18-25页
 三、媚俗化·通俗化·大众化第25-31页
第一章 文学的位移和媚俗的发生第31-51页
 第一节 文学的位移:由作品到商品第31-39页
  一、文学的传统存在方式:以作家作品为中心第31-32页
  二、近代以来文学数量的膨胀和媒介作品关系的变化第32-33页
  三、媒介的商品化与文学的商品化第33-38页
  四、文学研究中期刊视野的意义第38-39页
 第二节 媚俗的发生—从“新瓶装旧酒”开始第39-51页
  一、以早期《申报》为例:一个最初的媚俗化世界第39-44页
  二、《申报》与《苏报》:媚俗与非媚俗的比较第44-48页
  三、关于“新瓶装旧酒”的问题第48-51页
第二章 包装的手段:媚俗化中的文学期刊编排策略第51-78页
 第一节 栏目编排中的媚俗化表现第51-65页
  一、“栏目”的出现与意义第51-53页
  二、从大型化到小型化:以《礼拜六》为转折点第53-58页
  三、小型化后的精致化:从《红玫瑰》《紫罗兰》(前)到《永安月刊》《万象》第58-63页
  四、两类不同的杂志形态:两个阅读世界的简单对比第63-65页
 第二节 视觉图像的媚俗化应用第65-78页
  一、视觉图像的不同功能第65-67页
  二、绣像时代的图文并茂第67-69页
  三、摄影时代图画栏的全面兴盛第69-72页
  四、以《良友》为代表:摄影画报的异军突起第72-76页
  五、新兴视听媒介对传统印刷媒介的冲击第76-78页
第三章 俗套与时尚:媚俗化中的知识系统第78-117页
 第一节 媚俗化知识系统的建构第78-91页
  一、媚俗文化与新文化:两种不同的知识系统第78-84页
  二、媚俗化知识系统的材料来源:生活表象的幕前幕后第84-91页
 第二节 媚俗化知识系统的更新第91-99页
  一、俗套与时尚的相反相成第91-95页
  二、俗套与时尚的交替更新第95-99页
 第三节 媚俗化知识系统扫描第99-117页
  一、文史掌故:媚雅和媚俗第99-101页
  二、科学常识:科学的碎片第101-103页
  三、世界见闻:“西方”是个万花筒第103-105页
  四、时尚生活:“现代”剪影之一第105-109页
  五、职场生存:“现代”剪影之二第109-111页
  六、情场百态:怎样操作爱情第111-115页
  七、小结第115-117页
第四章 拼贴与嵌入:媚俗化中的审美系统第117-142页
 第一节 杂志编排中的审美意识第118-124页
  一、基本编排技巧:风格、口味的穿插交错第118-121页
  二、编排技巧背后的美学意味:拼贴与嵌入第121-124页
 第二节 通俗小说中的拼贴与嵌入第124-138页
  一、新旧混杂第125-128页
  二、功能拼贴第128-132页
  三、热点嵌入第132-134页
  四、拼贴技巧的日益娴熟第134-138页
 第三节 拼贴与嵌入:被制造出来的美第138-142页
第五章 没有主义:媚俗化中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存在方式第142-164页
 第一节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组合方式第142-151页
  一、西方学术界与中国文学界的媚俗文化意识形态观第142-147页
  二、无可无不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大杂烩第147-151页
 第二节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第151-164页
  一、媚俗化中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几种言说方式第151-157页
  二、没有主义:媚俗文化的反阐释性第157-164页
结语第164-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0页
致谢第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肺通络合剂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模型肺组织损伤的防治作用
下一篇:华中电网水电优化调度系统数据库设计与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