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40页 |
1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危害与防治 | 第14-25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 | 第14-15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 第15-19页 |
·破坏生态平衡 | 第16页 |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第16-17页 |
·危害健康的藻毒素 | 第17-19页 |
·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 | 第19-25页 |
·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的输入 | 第20-21页 |
·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的负荷 | 第21-25页 |
2 磺酰脲类除草剂 | 第25-27页 |
3 生物超弱发光 | 第27-34页 |
·超弱发光的测量 | 第27-28页 |
·超弱发光的机理探索 | 第28-29页 |
·影响超弱发光的因素 | 第29-30页 |
·物理因素 | 第29页 |
·化学因素 | 第29-30页 |
·其他因素 | 第30页 |
·超弱发光的应用 | 第30-34页 |
·超弱发光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 第30-32页 |
·超弱发光在医学上的应用 | 第32页 |
·超弱发光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 第32-33页 |
·超弱发光在人体和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4 课题设计及意义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第二章 甲磺隆和苄嘧磺隆对水华鱼腥藻的生长效应研究 | 第40-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受试藻种及其培养 | 第40-41页 |
·主要试剂 | 第41页 |
·主要仪器及试验基地 | 第41页 |
·研究方法 | 第41-43页 |
·甲磺隆的提纯 | 第41页 |
·甲磺隆的表征 | 第41-42页 |
·熔点的测定 | 第41-42页 |
·气相色谱测定 | 第42页 |
·核磁共振测定 | 第42页 |
·甲磺隆、苄嘧磺隆与硫酸铜对水华鱼腥藻的生长效应研究 | 第42页 |
·不同生长时期的加药效果分析 | 第42页 |
·甲磺隆对小环藻的生长效应研究 | 第42-43页 |
·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得生长效应研究 | 第43页 |
·小型水体试验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54页 |
·甲磺隆的表征 | 第43-44页 |
·甲磺隆与硫酸铜的药效比较 | 第44-46页 |
·不同浓度甲磺隆、苄嘧磺隆对水华鱼腥藻生长的效应 | 第46-48页 |
·抑制不同初始藻密度的水华鱼腥藻的生长所需甲磺隆和苄嘧磺隆的用量 | 第48-49页 |
·不同生长时期的加药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甲磺隆对小环藻的生长效应研究 | 第50-51页 |
·苄嘧磺隆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效应研究 | 第51-52页 |
·小型水体试验 | 第52-54页 |
3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三章 甲磺隆和苄嘧磺隆在藻液中的残留测定 | 第58-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受试藻种及其培养 | 第58页 |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主要仪器 | 第58-59页 |
·研究方法 | 第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3页 |
·甲磺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 第59-61页 |
·苄嘧磺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 第61-62页 |
·甲磺隆、苄嘧磺隆在藻液中的残留分析 | 第62-63页 |
3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65-7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5-68页 |
·供试生物 | 第65页 |
·供试药剂及试剂 | 第65页 |
·ALS提取样品的培养 | 第65-66页 |
·离体条件下ALS提取样品的培养 | 第66页 |
·活体条件下ALS提取样品的培养 | 第66页 |
·ALS提取 | 第66-67页 |
·试剂配制 | 第66页 |
·ALS提取 | 第66-67页 |
·ALS活性测定 | 第67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67页 |
·试剂配制 | 第67页 |
·操作方法 | 第67页 |
·甲磺隆对ALS的影响 | 第67-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3—羟基丁酮—肌酸—甲萘酚复合物的吸收峰(λmax) | 第68页 |
·ALS含量测定 | 第68-69页 |
·离体条件下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ALS的影响 | 第69-70页 |
·活体条件下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ALS的影响 | 第70页 |
·活体与离体条件下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ALS的影响的比较 | 第70-71页 |
3 讨论 | 第71-72页 |
4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第五章 水华鱼腥藻超弱发光研究 | 第75-9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5-78页 |
·供试生物 | 第75页 |
·样品培养 | 第75页 |
·超弱发光测量装置 | 第75-76页 |
·水华鱼腥藻超弱发光的测量 | 第76页 |
·水华鱼腥藻延迟发光光谱的测量 | 第76页 |
·叶绿素a的提取 | 第76-77页 |
·72h急性毒性试验 | 第77页 |
·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的延迟光谱的影响 | 第77-78页 |
·不同浓度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的延迟光谱的影响 | 第77页 |
·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的延迟光谱的影响与时间的关系 | 第77页 |
·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的延迟光谱的影响与温度的关系 | 第77-7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91页 |
·水华鱼腥藻超弱发光测定条件的选择 | 第78-79页 |
·测量电压的影响 | 第78页 |
·水华鱼腥藻的超弱发光光子计数率——时间曲线 | 第78-79页 |
·影响水华鱼腥藻超弱发光的因素 | 第79-84页 |
·光诱导对发光强度的影响 | 第79-80页 |
·温度对水华鱼腥藻的超弱发光的影响 | 第80-81页 |
·水华鱼腥藻浓度与光子数的关系 | 第81-82页 |
·叶绿素在超弱发光中的作用 | 第82-83页 |
·水华鱼腥藻的生长与发光间的关系 | 第83-84页 |
·水华鱼腥藻延迟发光光谱研究 | 第84-86页 |
·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超弱发光的影响 | 第86-91页 |
·超弱发光的测量 | 第86-88页 |
·延迟光谱的测量 | 第88-91页 |
3 讨论 | 第91-92页 |
·水华鱼腥藻超弱发光测量条件及影响藻类超弱发光的因素 | 第91-92页 |
·水华鱼腥藻延迟光谱研究 | 第92页 |
·甲磺隆对水华鱼腥藻超弱发光的影响 | 第92页 |
4 结论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