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马铃薯原生质体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1.前言第12-22页
   ·课题的提出第12-13页
   ·前人研究进展第13-20页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第13页
     ·植物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研究概况第13-18页
       ·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第14-15页
       ·电击穿孔转化第15-16页
       ·农杆菌共培养转化第16-17页
       ·脂质体介导转化第17-18页
       ·其它第18页
     ·GFP在遗传转化中的应用第18-20页
   ·实验目的及意义第20页
   ·研究内容第20-22页
2.材料方法第22-31页
   ·实验材料第22-24页
     ·植物材料第22页
     ·菌株、载体、酶和试剂第22页
     ·质粒DNA抽提液配方第22页
     ·培养基第22-24页
       ·LB培养基第22页
       ·无菌苗繁殖培养基第22页
       ·原生质体培养各阶段培养基第22-24页
   ·实验方法第24-31页
     ·无菌苗的培养第24页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24页
     ·原生质体活力检测第24-25页
     ·大肠杆菌DH5α菌株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5页
     ·SK-gfp转化载体的构建第25-27页
     ·质粒DNA的抽提与纯化第27-28页
       ·碱裂解法大量制备质粒DNA第27-28页
       ·质粒DNA检测第28页
     ·原生质体转化第28-29页
       ·共孵育第29页
       ·PEG介导转化第29页
       ·电击转化第29页
     ·转化后原生质体的培养第29-30页
     ·转化子的鉴定第30页
     ·实验结果统计方法第30-31页
3.结果与分析第31-40页
   ·SK-gfp质粒载体第31-33页
   ·原生质体纯化第33-34页
   ·转化后原生质体培养状况第34-36页
     ·转化子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第34页
     ·各培养阶段的状态第34-35页
     ·愈伤组织形成进程第35-36页
   ·共孵育第36-37页
     ·质粒DNA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36页
     ·pBIN m-gfp5-ER和SK-gfp转化效率的比较第36-37页
   ·PEG介导的转化第37-38页
     ·质粒DNA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37页
     ·pBIN m-gfp5-ER和SK-gfp转化效率比较第37-38页
     ·PEG(12.5%,10min)与PEG(25%,5min)转化效率比较第38页
   ·电击转化第38-40页
     ·质粒DNA的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38-39页
     ·pBIN m-gfp5-ER和SK-gfp转化效率比较第39-40页
4.讨论第40-43页
   ·三种转化方法比较第40页
   ·PEG介导的转化第40页
   ·外源DNA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0-41页
   ·外源DNA大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第41页
   ·原生质体转化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第41页
   ·本转化体系的有效性第41页
   ·研究展望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汉语复合词和日语复合词--以“动词+动词”型为中心
下一篇:EMIF架构中Agent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