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评价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评价方法 | 第14-15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大学科研评价概述 | 第19-32页 |
·科研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19-27页 |
·科研评价的概念 | 第19-20页 |
·科研评价的功能 | 第20-21页 |
·科研评价的分类 | 第21-23页 |
·科研评价的方法 | 第23-25页 |
·科研评价的程序 | 第25-27页 |
·我国大学科研评价概述 | 第27-31页 |
·大学评价与科研评价 | 第27页 |
·大学科研评价的特点 | 第27-28页 |
·大学科研评价的分类 | 第28页 |
·大学科研评价中的几对关系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大学科研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 第32-40页 |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 | 第32-33页 |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第33-34页 |
·基本原理 | 第33页 |
·判断标度 | 第33-34页 |
·层次分析法的特点 | 第34-35页 |
·系统性 | 第34页 |
·综合性 | 第34-35页 |
·准确性 | 第35页 |
·简洁性 | 第35页 |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第35-37页 |
·明确问题 | 第35页 |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35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35-36页 |
·层次单排序 | 第36页 |
·层次总排序 | 第36页 |
·开展评价 | 第36-37页 |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举例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大学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58页 |
·科研评价指导思想 | 第40-41页 |
·科研评价目标 | 第41-42页 |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57页 |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第42-43页 |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43-45页 |
·科研评价指标选取 | 第45-46页 |
·科研评价指标内涵说明 | 第46-47页 |
·科研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47-51页 |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形成 | 第51-55页 |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大学科研评价实证研究 | 第58-72页 |
·湖南大学部分院系2005 年度科研工作评价 | 第58-64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8-59页 |
·数据处理结果 | 第59-64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分析 | 第64-65页 |
·建议 | 第65-66页 |
·评价指标体系可行性分析 | 第66-69页 |
·两种考核评价结果的相同点 | 第67页 |
·两种考核评价结果的差异 | 第67-69页 |
·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 第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附录 B(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指标选取专家意见咨询表) | 第77-80页 |
附录 C(大学自然科学科研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咨询表) | 第80-86页 |
附录 D(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体系指标权重专家意见咨询表) | 第86-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