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5页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7-8页 |
·散粒物料的主要力学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连续力学法(CMM) | 第9页 |
·离散元法(DEM) | 第9-10页 |
·其它方法 | 第10页 |
·时间驱动的离散元法基本原理 | 第10-12页 |
·离散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0-11页 |
·DEM 的基本方程及计算过程 | 第11-12页 |
·计算机自动求解过程 | 第12页 |
·离散元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22页 |
·散粒物料颗粒的建模及样本生成方法 | 第12-15页 |
·边界的离散元法分析模型 | 第15-16页 |
·接触力学模型 | 第16-20页 |
·邻居搜索与接触判断 | 第20-22页 |
·三维离散元法计算仿真软件 | 第22-2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三维球体离散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25-46页 |
·引言 | 第25页 |
·球体颗粒间的离散元法分析计算 | 第25-30页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25-26页 |
·两球体的接触判断和接触叠合量的计算 | 第26-27页 |
·两球体接触力的计算 | 第27-29页 |
·球体颗粒运动求解 | 第29-30页 |
·边界的三维离散元法建模和离散元法分析计算 | 第30-44页 |
·边界建模方法概述 | 第30-31页 |
·球体颗粒与边界的接触判定和叠合量计算 | 第31-41页 |
·球体颗粒与边界的相对位移计算 | 第41-43页 |
·球体颗粒与边界的接触力的计算 | 第43-44页 |
·球体颗粒运动方程求解 | 第44页 |
·离散元法的求解过程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球体颗粒模型三维离散元法计算仿真软件的开发研究 | 第46-65页 |
·引言 | 第46页 |
·基于实例的系统分析 | 第46-52页 |
·需求模型 | 第47-51页 |
·分析模型 | 第51-52页 |
·软件系统的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 | 第52-54页 |
·系统的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 | 第52-53页 |
·软件系统的状态图 | 第53-54页 |
·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 | 第54-64页 |
·颗粒模型及颗粒样本的生成算法 | 第54页 |
·边界图形数据库的设计 | 第54-55页 |
·离散元法计算 | 第55-57页 |
·计算结果文件的读写 | 第57-58页 |
·基于OpenGL 的计算结果仿真显示 | 第58-61页 |
·对象类的划分及关联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软件测试及实例验证 | 第65-76页 |
·引言 | 第65页 |
·软件的功能及特点 | 第65-69页 |
·CAD 模型管理 | 第65-66页 |
·离散元法计算 | 第66页 |
·计算结果仿真显示 | 第66-67页 |
·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价 | 第67-69页 |
·软件测试 | 第69-72页 |
·竖直方向的法向弹性力测试 | 第69页 |
·水平方向的法向弹性力测试 | 第69-71页 |
·法向阻尼力测试 | 第71页 |
·堆积状态的法向阻尼力测试 | 第71-72页 |
·软件的实例验证 | 第72-75页 |
·CAD 图形的还原 | 第72-73页 |
·球体颗粒与边界的相互作用分析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6-77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摘要 | 第85-87页 |
Abstract | 第87-90页 |
致 谢 | 第90-91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