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红人景观的文化意义及其媒体空间的建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6-10页 |
1、网络红人的出现 | 第6-8页 |
2、"网络红人"以及"网络红人景观"的界定 | 第8页 |
3、"凤姐"的媒体轨迹 | 第8-10页 |
二、由网络红人现象引出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 第10-36页 |
(一) 网络红人的文化意义及建构者 | 第11-15页 |
1、今昔大众文化的建构者 | 第11-13页 |
2、网络红人景观的文化意义 | 第13-15页 |
(二) 视觉消费下的网络红人 | 第15-26页 |
1、消费主义与网络红人景观商品化 | 第15-20页 |
(1) 传媒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 消费网络红人 | 第17-20页 |
2、视觉泛滥与炫丑、审丑 | 第20-26页 |
(1) 我国网民心理及视觉文化国内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2) 网络红人的视觉文化 | 第23-26页 |
(三) 网络红人建构拟态环境 | 第26-36页 |
1、网络红人景观 | 第26-30页 |
(1) 景观梳理 | 第26-28页 |
(2) 网络红人现象是一种媒体景观 | 第28-30页 |
2、"拟态环境"与"凤姐"自我建构媒介空间 | 第30-36页 |
(1) "拟态环境"当下思考 | 第30-31页 |
(2) "拟态环境"理论 | 第31-32页 |
(3) "凤姐"自我建构媒体空间 | 第32-36页 |
三、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