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现实维修诱导系统构建技术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0页 |
·增强现实技术简介 | 第10-11页 |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 第11-14页 |
·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维修诱导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基于标志点的三维注册技术 | 第20-29页 |
·三维注册技术概述 | 第20-22页 |
·基于硬件的三维注册 | 第20页 |
·基于视觉的三维注册 | 第20-21页 |
·混合跟踪注册 | 第21-22页 |
·使用彩色平面标志点的三维注册算法 | 第22-27页 |
·彩色平面标志点三维注册算法原理及步骤 | 第22-23页 |
·注册算法理论 | 第23-24页 |
·三维注册的算法推导 | 第24-27页 |
·虚拟物体投影注册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基于标志点的增强现实系统设计及其实现 | 第29-43页 |
·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系统的构成 | 第29页 |
·基于平面标志点的增强现实系统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系统要求和硬件构成 | 第30-31页 |
·系统要求 | 第30页 |
·系统硬件构成 | 第30-31页 |
·软件环境 | 第31-33页 |
·软件架构 | 第31-32页 |
·软件运行界面 | 第32-33页 |
·软件主要功能 | 第33页 |
·摄像机内部参数的标定 | 第33-35页 |
·摄像机标定的基本原理 | 第34页 |
·摄像机标定的具体方法 | 第34-35页 |
·三维注册算法软件实现的细节问题 | 第35-39页 |
·注册中的噪声问题 | 第35-36页 |
·中值滤波 | 第36-37页 |
·标志点的提取 | 第37页 |
·背景突变大噪声的去除 | 第37-38页 |
·注册算法的程序实现 | 第38页 |
·注册算法正确性验证 | 第38-39页 |
·三维虚拟物体注册叠加过程 | 第39-42页 |
·OpenGL 简介 | 第39-40页 |
·OpenGL 视图及坐标变换过程 | 第40-41页 |
·OpenGL 视图融合及坐标变换具体实现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红外电视法的视线跟踪系统眼动信号处理 | 第43-50页 |
·视线跟踪综述 | 第43-44页 |
·眼动的基本形式 | 第43页 |
·眼动测量方法概述 | 第43-44页 |
·基于红外视线法的视线跟踪原理及其实现 | 第44-45页 |
·红外电视法的基本原理 | 第44页 |
·基于红外电视法的视线跟踪系统光电成像原理 | 第44-45页 |
·系统的硬件构成 | 第45页 |
·眼动信号处理技术 | 第45-49页 |
·瞳孔中心提取 | 第45-47页 |
·视线方向判断的方法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基于增强现实的维修诱导系统构建 | 第50-58页 |
·增强现实维修诱导系统的概述 | 第50页 |
·增强现实维修诱导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增强现实维修诱导系统的研制内容 | 第51-52页 |
·增强现实维修诱导系统硬件构成 | 第52-55页 |
·增强现实维修诱导系统软件模块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8-62页 |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58页 |
·存在问题 | 第58-59页 |
·系统注册精度 | 第59页 |
·系统响应速度 | 第59页 |
·视线方向判断 | 第59页 |
·增强现实维修诱导系统研究方向 | 第59-61页 |
·多通道交互的问题 | 第60页 |
·电子手册问题 | 第60页 |
·穿戴式计算机技术 | 第60-61页 |
·分布式维修诱导系统 | 第61页 |
·立体图像的显示问题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