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综述 | 第9-21页 |
| 1 有关植物休眠与萌发机理的几种假说 | 第9-12页 |
| 2 百合休眠的原因 | 第12-13页 |
| 3 百合休眠的解除方法 | 第13-14页 |
| 4 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百合鳞茎的变化 | 第14-20页 |
| ·鳞片贮藏物质的变化 | 第14-15页 |
| ·茎尖的形态变化 | 第15页 |
| ·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15-20页 |
| 5 前景与展望 | 第20-2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 1 材料 | 第21页 |
| 2 方法 | 第21-23页 |
| ·实验材料的处理与取样 | 第21页 |
| ·休眠试管鳞茎的获得 | 第21页 |
| ·休眠试管鳞茎的贮藏 | 第21页 |
| ·取样 | 第21页 |
| ·萌发率的测定 | 第21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21-22页 |
| ·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 | 第22-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6页 |
| 1 显微结构的变化 | 第23-26页 |
| ·正常生长的试管鳞茎茎尖的显微结构 | 第23页 |
| ·休眠的试管鳞茎茎尖的显微结构 | 第23页 |
| ·5℃低温贮藏过程中试管鳞茎显微结构的变化 | 第23-25页 |
| ·茎尖形态结构的变化 | 第23-25页 |
| ·内层鳞片细胞内淀粉粒的变化 | 第25页 |
| ·外层鳞片细胞内淀粉粒的变化 | 第25页 |
| ·25℃常温贮藏过程中试管鳞茎显微结构的变化 | 第25-26页 |
| ·茎尖形态结构的变化 | 第26页 |
| ·内层鳞片细胞内淀粉粒的变化 | 第26页 |
| ·外层鳞片细胞内淀粉粒的变化 | 第26页 |
| 2 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26-35页 |
| ·正常生长的试管鳞茎茎尖的超微结构 | 第26-27页 |
| ·休眠的试管鳞茎茎尖的超微结构 | 第27页 |
| ·5℃低温贮藏过程中试管鳞茎茎尖的超微结构变化 | 第27-32页 |
| ·低温贮藏10d的试管鳞茎 | 第27-28页 |
| ·低温贮藏20d的试管鳞茎 | 第28页 |
| ·低温贮藏30d的试管鳞茎 | 第28页 |
| ·低温贮藏40d的试管鳞茎 | 第28页 |
| ·低温贮藏50d的试管鳞茎 | 第28-29页 |
| ·低温贮藏60d的试管鳞茎 | 第29页 |
| ·低温贮藏70d的试管鳞茎 | 第29页 |
| ·低温贮藏80d的试管鳞茎 | 第29页 |
| ·低温贮藏90d的试管鳞茎 | 第29-32页 |
| ·25℃常温贮藏过程中试管鳞茎茎尖的超微结构变化 | 第32-35页 |
| ·常温贮藏10d的试管鳞茎 | 第32页 |
| ·常温贮藏20d的试管鳞茎 | 第32页 |
| ·常温贮藏30d的试管鳞茎 | 第32页 |
| ·常温贮藏40d的试管鳞茎 | 第32-33页 |
| ·常温贮藏50d的试管鳞茎 | 第33页 |
| ·常温贮藏60d的试管鳞茎 | 第33页 |
| ·常温贮藏70d的试管鳞茎 | 第33页 |
| ·常温贮藏80d的试管鳞茎 | 第33-34页 |
| ·常温贮藏90d的试管鳞茎 | 第34-35页 |
| 3 不同温度贮藏下试管鳞茎的萌发率 | 第35-36页 |
| 讨论 | 第36-42页 |
| 1 茎尖显微结构的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 第36-37页 |
| 2 鳞片细胞中淀粉粒的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 第37页 |
| 3 茎尖细胞中线粒体的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 第37-39页 |
| 4 茎尖细胞中液泡的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 第39页 |
| 5 茎尖细胞中质体的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 第39-40页 |
| 6 茎尖细胞中脂体的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 第40-41页 |
| 7 茎尖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变化与休眠解除的关系 | 第41-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 附图 | 第48-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