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形理论的植物模拟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分形植物模拟的提出 | 第9页 |
·分形植物模拟的方法 | 第9-11页 |
·L-系统 | 第9-10页 |
·IFS | 第10页 |
·DLA模型 | 第10页 |
·粒子系统 | 第10-11页 |
·理论研究及应用软件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L-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IFS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应用软件的发展 | 第12页 |
·分形植物模拟的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2 L-系统的实现和改进 | 第14-26页 |
·L-系统的提出 | 第14页 |
·L-系统的原理及数学模型 | 第14-16页 |
·L-系统的原理 | 第14-15页 |
·L-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15-16页 |
·L-系统的算法设计 | 第16页 |
·L-系统的分类 | 第16-20页 |
·第一种分类 | 第16-18页 |
·第二种分类 | 第18-20页 |
·L-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 第20-22页 |
·命令字符的扩展 | 第20-21页 |
·DOL系统的三维可视化 | 第21-22页 |
·对基本L-系统的扩展和改进 | 第22-25页 |
·绘图字符的扩展 | 第22-23页 |
·随机数的运用 | 第23-24页 |
·绘图动作的改进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IFS在植物模拟中的应用 | 第26-35页 |
·IFS基本理论 | 第26-27页 |
·相似变换与仿射变换 | 第27-29页 |
·仿射变换的数学表达式 | 第28页 |
·仿射变换的几何特征 | 第28-29页 |
·随机IFS的算法实现 | 第29-31页 |
·Sierpinski垫片的仿射变换 | 第29-30页 |
·算法与步骤 | 第30-31页 |
·IFS码的确定 | 第31-33页 |
·IFS模拟植物实例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BSP及其与分形算法的结合 | 第35-44页 |
·递归算法在植物模拟中的应用 | 第35-38页 |
·递归算法的算法设计 | 第35-36页 |
·生成元的改进及其递归分形树实例 | 第36-38页 |
·BSP的应用 | 第38-41页 |
·BSP概述 | 第38-39页 |
·BSP在植物模拟中的应用模型 | 第39-41页 |
·BSP与分形算法相结合的编程思路 | 第41-42页 |
·三种算法实验比较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植物形态动态模拟系统的设计 | 第44-59页 |
·开发环境和设计目标 | 第44页 |
·开发环境 | 第44页 |
·设计目标 | 第44页 |
·GDI+的使用 | 第44-47页 |
·Graphics对象 | 第45-46页 |
·画笔和画刷 | 第46页 |
·颜色的使用方法 | 第46-47页 |
·各部器官的绘制模型 | 第47-49页 |
·主干的模型 | 第47-48页 |
·叶子的模型 | 第48-49页 |
·果实的模型 | 第49页 |
·静态和动态模拟的实现 | 第49-50页 |
·静态模拟的实现 | 第49-50页 |
·动态模拟的实现 | 第50页 |
·主要编程技巧 | 第50-52页 |
·随机数的运用 | 第50-51页 |
·忠实于真实植物生长形态的处理 | 第51-52页 |
·系统组成模块和数据库的设计 | 第52-57页 |
·静态模拟模块 | 第53-55页 |
·动态模拟模块 | 第55-56页 |
·参数浏览模块 | 第56-57页 |
·参数数据库的设计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A 一组静态模拟植物形态图片 | 第62-63页 |
附录B 一组动态模拟植物形态图片 | 第63-64页 |
附录C 一组确定性L-系统模拟植物图片 | 第64-65页 |
附录D 一组IFS模拟植物图片 | 第65-66页 |
附录E 一组模拟植物的IFS码 | 第66-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