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2页 |
|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氮气防灭火研究状况 | 第8-10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0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 2 采场氮气运移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解法 | 第12-21页 |
| ·采场及氮气运移的特征 | 第12页 |
| ·采场氮气运移的数学模型 | 第12-15页 |
| ·空度因子的引入 | 第12-13页 |
| ·采场气体流动方程 | 第13页 |
| ·氮气在采场中的动力弥散方程 | 第13-15页 |
| ·采场氮气运移控制微分方程组 | 第15-16页 |
| ·采场氮气运移微分方程组的数值方法 | 第16-21页 |
|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 第16页 |
| ·通用方程的离散化 | 第16-18页 |
| ·SIMPLE 算法的采用与微分方程组的求解 | 第18-21页 |
| 3 下沟煤矿 ZF4401 综放面采空区自燃规律研究 | 第21-39页 |
| ·矿井概况 | 第21-24页 |
| ·ZF4401 工作面概况 | 第21-22页 |
| ·ZF4401 工作面煤岩及其特征 | 第22-23页 |
| ·ZF4401 工作面地质构造、水文、瓦斯特征 | 第23-24页 |
| ·煤层自燃条件 | 第24页 |
| ·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及影响因素 | 第24-26页 |
| ·下沟煤矿综放工作面煤层自燃特点 | 第26-27页 |
| ·氮气防灭火 | 第27-29页 |
| ·氮气防灭火机理 | 第27页 |
| ·注氮工艺 | 第27-28页 |
| ·注氮方式 | 第28页 |
| ·注氮防灭火方法 | 第28-29页 |
| ·注氮防灭火惰化指标 | 第29页 |
| ·注氮防灭火的效果考察 | 第29页 |
| ·下沟煤矿注氮系统 | 第29-32页 |
| ·下沟煤矿束管监测系统 | 第32-33页 |
| ·下沟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实测 | 第33-39页 |
| ·注氮前下沟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实测 | 第33-36页 |
| ·注氮后下沟煤矿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实测 | 第36-39页 |
| 4 下沟煤矿4401 综放面采场注氮防火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9-50页 |
| ·PHOENICS 程序简介 | 第39-45页 |
| ·PHOENICS 程序的功能 | 第39页 |
| ·PHOENICS 程序的运行方式 | 第39-44页 |
| ·PHOENICS 程序的数据输入 | 第44-45页 |
| ·下沟煤矿4401 综放面采场注氮防火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45-48页 |
| ·数值模拟计算的条件 | 第45-46页 |
| ·采空区注氮的数值模拟 | 第46-48页 |
| ·最佳注氮参数的确定 | 第48-50页 |
| 5 下沟煤矿4401 综放面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 | 第50-66页 |
| ·煤自然发火期的确定 | 第50-51页 |
| ·BP神经网络及其算法 | 第51-55页 |
|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 最优化方法的BP 算法—L-MBP | 第55-57页 |
| ·煤炭自然发火期预测仿真系统简介 | 第57-60页 |
| ·煤自然发火期的影响因素及其参数确定 | 第60-61页 |
| ·下沟煤矿煤自然发火期预测 | 第61-66页 |
| ·ZF4401 工作面阻力测定 | 第61-64页 |
| ·ZF4401 工作面煤自然发火期预测 | 第64-66页 |
| 6 下沟煤矿4401 综放面注氮防火方案研究 | 第66-69页 |
| ·下沟煤矿采空区遗煤自燃与工作面推进速度的关系 | 第66-67页 |
| ·下沟煤矿4401 综放面注氮防火方案选择 | 第67页 |
| ·注氮时机条件 | 第67页 |
| ·注氮要求 | 第67-69页 |
| 7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展望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