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1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2.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现代教育方式所面临的问题 | 第11-15页 |
·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 | 第11-12页 |
·现代教育产生的背景 | 第11页 |
·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及其采取的方式 | 第11-12页 |
·现代教育的积极作用 | 第12页 |
·现代教育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 | 第12-13页 |
·新时代教育背景的现状 | 第12-13页 |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 第13页 |
·现代教育所面临问题的分析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5页 |
3. 国外教育形式发展的历史 | 第15-22页 |
·教育形式的嬗变 | 第15-20页 |
·封闭的原始教育活动 | 第15页 |
·以文字、口语作为媒介的第一次革命 | 第15-16页 |
·将教育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社会,其特征是出现专职教师,实现第二次革命 | 第16-18页 |
·以印刷术和科教书使用及学校建立为标志的第三次革命 | 第18-19页 |
·工业革命导入教育主流形式,现代小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教育走向开放形式 | 第20页 |
·开放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4. 教育形式的嬗变对应的空间环境研究 | 第22-33页 |
·嬗变中的教育形式所对应的空间环境 | 第22-29页 |
·封闭的原始教育活动对应的教育场所 | 第22页 |
·文字、口语作为媒介的第一次革命所对应的教育场所 | 第22页 |
·产生专职教师后的教育场所 | 第22-24页 |
·印刷术和科教书使用及学校建立 | 第24页 |
·工业革命导入主流形式,现代小学教育理论相对应下的空间环境 | 第24-28页 |
·学校建筑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 第28-29页 |
·开放教育下的建筑空间环境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5. 教育的嬗变与建筑空间演变的对应关系 | 第33-37页 |
·开放式教育的相关概念 | 第33-34页 |
·开放教育 | 第33页 |
·开放教育的基本理论 | 第33-34页 |
·开放式教学 | 第34页 |
·开放式小学 | 第34页 |
·教育理念变迁与建筑空间演变对应的关系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6. 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进展情况及对应的小学校空间 | 第37-72页 |
·开放教育与素质教育 | 第37页 |
·我国素质教育的概况 | 第37-38页 |
·素质教育的进行情况——以冶院附小为例 | 第38-67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小概况 | 第38-40页 |
·素质教育的进展概况 | 第40-48页 |
·素质教育下的教学方式及其对应的空间环境研究 | 第48-67页 |
·国内教育理论及其对应的空间环境发展现状与国外对比 | 第67-70页 |
·国内教育理论发展现状与国外对比 | 第67-69页 |
·国内小学建筑空间环境与国外对比 | 第69页 |
·在我国进行开放式小学校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必要性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开放式教学所需要的灵活易变的教学单元 | 第71页 |
·教学单元内的布局与设计 | 第71页 |
·教学楼的设计 | 第71-72页 |
7. 结论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图录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