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演化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目录第13-19页
图表目录第19-22页
第1章 绪论第22-45页
   ·问题的提出第22-27页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集群现象第22-23页
     ·相关概念的比较第23-24页
     ·论文研究的问题第24-27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7页
     ·研究目的第27页
     ·研究意义第27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7-40页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脉络第27-33页
       ·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第27-29页
       ·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第29-32页
       ·以后起国为出发点的产业集群理论第32-33页
     ·产业集群的研究分类第33-38页
       ·关于产业集群机理研究的新进展第33-34页
       ·关于产业集群分类的研究第34-35页
       ·关于产业集群同竞争力、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第35页
       ·关于产业集群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集群中协同创新的研究第35-37页
       ·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及实证分析第37页
       ·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的基本进展第37-38页
     ·本文研究问题的文献评述第38-40页
       ·国内外产业集群形态与演化评述第38-39页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态与演化发展现状第39-40页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第40-45页
     ·论文的研究基础与主要内容第40-42页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第40-42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2页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42-44页
       ·研究方法第42-43页
       ·技术路线第43-44页
     ·论文的若干创新之处第44-45页
       ·理论创新点第44页
       ·实际应用价值第44-45页
第2章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形态分类及规律第45-69页
   ·产业集群演化与形态的关系第45-46页
   ·纺织产业集群的边界第46-51页
     ·学科边界第46-48页
       ·区域经济学第46-47页
       ·产业经济学第47页
       ·纺织经济学第47-48页
     ·组织边界第48-51页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框架——纺织产业集群是中间性体制组织第48-50页
       ·基于社会经济网络理论——纺织产业集群是企业网络系统第50-51页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形态第51-60页
     ·按集群内企业的分工合作形式划分第52-55页
       ·水平集聚型第53-54页
       ·纵向集聚型第54-55页
       ·混合集聚型第55页
     ·按集群内的专业化产业类型划分第55-58页
       ·传统型集群第55-56页
       ·创新型集群第56-58页
     ·按产业集群的最佳生产地点划分第58-60页
       ·专业化集聚第58-59页
       ·都市化集聚第59-60页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形态之比较第60-64页
     ·比较视角之一:形成原因、主要特征及发生时期第60-62页
     ·比较视角之二:产业环境第62-63页
     ·比较视角之三:竞争优势与经济绩效第63-64页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第64-67页
     ·阶段转换的影响因素第64-66页
     ·演化规律及理论模型第66-67页
       ·水平集聚阶段第66页
       ·纵向集聚或混合集聚阶段第66页
       ·协同创新集聚阶段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3章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演化的起飞阶段:水平集聚第69-87页
   ·集聚动因与条件第69-74页
     ·自然禀赋第69-70页
     ·市场需求第70-71页
     ·外部规模经济第71-72页
     ·历史文化与政府行为第72-74页
   ·运行机制第74-80页
     ·弹性专精第74-76页
     ·学习与模仿第76-77页
     ·信任与合作第77-78页
     ·明晰的产权制度第78-80页
   ·水平集聚型纺织服装企业的稳定共生分析第80-86页
     ·前提假设第81页
     ·模型构建第81-86页
     ·结果分析第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4章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演化的成长阶段:纵向集聚或混合集聚第87-106页
   ·集聚演化动因第88-93页
     ·大企业孵化第88-90页
     ·运输成本第90-91页
     ·交易成本第91-93页
   ·运行机制第93-98页
     ·价值链/供应链第93-95页
     ·资源互补第95-97页
     ·契约制度第97-98页
   ·纵向集聚型或混合集聚型纺织服装企业的稳定共生分析第98-104页
     ·前提假设第98页
     ·模型构建第98-104页
     ·结果分析第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第5章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演化的成熟阶段:协同创新第106-129页
   ·集聚演化动因第107-114页
     ·协同创新激励第107-108页
       ·前提假设第107-108页
       ·模型构建第108页
     ·环境管制第108-111页
     ·社会责任第111-112页
     ·国际竞争第112-114页
   ·集群协同创新系统的构建第114-119页
     ·要素构成第115-117页
       ·机构要素:各行为主体及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第115-116页
       ·合作要素:合作系数第116页
       ·环境要素: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第116-117页
     ·形成过程第117-119页
       ·创新胚:初步阶段第117-118页
       ·创新核:中间阶段第118页
       ·创新集聚体——协同创新系统:成熟阶段第118-119页
   ·运行机制第119-124页
     ·知识溢出第119-122页
     ·集体学习第122-124页
   ·协同创新型纺织服装企业的稳定共生分析第124-127页
     ·前提假设第125页
     ·模型构建第125-126页
     ·结果分析第126-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6章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演化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第129-152页
   ·浙江纺织产业集群演进过程的分阶段特征:定性描述第129-131页
     ·产业网络特征第129-130页
     ·运行机制特征第130-131页
     ·集群能级特征第131页
   ·水平集聚阶段的案例分析——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第131-137页
     ·形态特征、集聚动因与条件第131-135页
     ·弹性专精第135-136页
     ·合作与学习网络第136-137页
     ·产权制度第137页
   ·纵向集聚或混合集聚阶段的案例描述——浙江嵊州领带集群第137-143页
     ·形态特征与集聚演化动因第137-139页
     ·产业链/价值链第139-140页
     ·资源互补/合作绩效第140-143页
     ·契约制度第143页
   ·协同创新集聚阶段的案例描述——浙江宁波服装产业集群第143-151页
     ·形态特征与集聚演化动因第143-149页
     ·知识溢出第149-150页
     ·集体学习第150-151页
   ·本章小结第151-152页
第7章 促进中国纺织产业集群演化的政策研究第152-172页
   ·产业集群政策设计的背景与内涵第152-154页
     ·产业集群政策的产生背景第152-153页
       ·市场失灵第152-153页
       ·系统失灵第153页
       ·政府失灵第153页
     ·产业集群政策设计的内涵第153-154页
   ·国外纺织产业集群升级经验与政策设计第154-163页
     ·国外纺织产业集群发展阶段第156-159页
     ·发展机制与引导政策第159-163页
   ·中国纺织产业集群演化的政策模型与建议第163-169页
     ·面向中国纺织产业集群演化的 PAEI分析及政策模型第164-165页
     ·策略与建议第165-169页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准备阶段第165-166页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起飞阶段——水平集聚期第166页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纵向集聚或混合集聚期第166-168页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成熟阶段——协同创新期第168-169页
   ·本章小结第169-172页
第8章 回顾与研究展望第172-177页
   ·论文回顾第172-175页
     ·研究结论第172-174页
     ·学术价值第174-175页
   ·研究展望第175-177页
     ·研究的不足第175-176页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76-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88页
附录 宁波服装产业集群部分问卷调查表第188-19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90-19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91-192页
致谢第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公司治理最新发展及法理分析
下一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兼论枣庄市辖县域经济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