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CD公司走向市场化的经营战略探讨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2-3页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一 NPCD公司背景 | 第13-14页 |
二 NPCD公司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第二节 写作目的和方法 | 第14-17页 |
一 论文写作的目的 | 第14-15页 |
二 论文写作方法 | 第15-16页 |
三 论文结构与框架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局限性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第一节 战略与战略管理综述 | 第18-20页 |
一 战略 | 第18-19页 |
二 战略管理 | 第19页 |
三 经营战略 | 第19页 |
四 企业运用战略管理的益处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战略管理理论在港口建设和管理中的运用 | 第20-22页 |
一 港口建设与管理战略环境分析 | 第20-21页 |
二 合作战略在港口建设和管理中的运用 | 第21-22页 |
第三章 NPCD公司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22-35页 |
第一节 政策环境 | 第22-25页 |
一 国家发展沿海港口群的宏观规划 | 第22页 |
二 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产业支持 | 第22-23页 |
三 对外开放 | 第23页 |
四 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 | 第23-24页 |
五 特殊的优惠政策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经济环境 | 第25-30页 |
一 国际贸易的持续增长带动港口建设的需求加大 | 第25-26页 |
二 长三角经济发展对港口业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三 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27-28页 |
四 临港大工业的发展 | 第28页 |
五 港口岸线资源的稀缺性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技术力量 | 第30-33页 |
一 CAD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的普遍应用 | 第30页 |
二 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 | 第30-31页 |
三 国外先进项目管理理论和模式的引进和利用 | 第31-33页 |
四 网络与信息技术带来的效率提高 | 第33页 |
第四节 社会文化力量 | 第33-35页 |
一 人口的增长 | 第33页 |
二 人口的地区迁移 | 第33-34页 |
三 消费者的积极性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港口建设与管理市场的产业分析 | 第35-49页 |
第一节 产业竞争者 | 第36-38页 |
一 上海港务工程公司 | 第36-37页 |
二 烟台港务工程公司 | 第37页 |
三 南京港港务工程公司 | 第37页 |
四 青岛港务局港务工程公司 | 第37-38页 |
五 厦门港务工程公司 | 第38页 |
第二节 潜在竞争者 | 第38-40页 |
一 中港第三航务工程局 | 第38-39页 |
二 上海航道局第二工程公司 | 第39页 |
三 第一航务工程局 | 第39-40页 |
四 国外的竞争者 | 第40页 |
第三节 顾客的多元化 | 第40-46页 |
一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投资者的进入 | 第40-42页 |
二 具有国营性质的国内大型港口投资者的进入 | 第42-44页 |
三 地方民营投资者的进入 | 第44-46页 |
第四节 替代品 | 第46页 |
一 其它相关企业 | 第46页 |
第五节 其他利益相关者 | 第46-49页 |
一 集团公司 | 第46-47页 |
二 政府 | 第47-49页 |
第五章 SWOT分析 | 第49-58页 |
第一节 公司的机遇 | 第49-50页 |
一 实施海洋经济政策带来的机遇 | 第49页 |
二 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带来的契机 | 第49-50页 |
三 国家和地方经济的有力支撑 | 第50页 |
四 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 第50页 |
五 临港工业的大力带动作用 | 第50页 |
第二节 公司的威胁 | 第50-51页 |
一 面临经营模式转变带来的挑战 | 第50页 |
二 岸线资源的稀缺性 | 第50-51页 |
三 面临国内外同行的竞争压力 | 第51页 |
四 货主码头的增多 | 第51页 |
五 集团公司的支持程度 | 第51页 |
第三节 公司的优势 | 第51-54页 |
一 丰富的港口建设与管理经验 | 第51-53页 |
二 年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 第53页 |
三 稳定的内部业务源 | 第53页 |
四 良好稳定的客户关系 | 第53页 |
五 新技术利用 | 第53-54页 |
第四节 公司的劣势 | 第54-56页 |
一 人员和设备的缺乏 | 第54页 |
二 项目控制能力一般 | 第54页 |
三 组织结构陈旧 | 第54-55页 |
四 对外经营面狭窄 | 第55页 |
五 缺乏外部沟通 | 第55-56页 |
第五节 TOWS分析矩阵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公司的经营目标与战略选择 | 第58-66页 |
第一节 经营目标 | 第58-60页 |
一 公司的地位 | 第58-59页 |
二 公司的市场份额 | 第59页 |
三 公司的经营目标 | 第59-60页 |
第二节 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 | 第60-61页 |
一 基本竞争战略 | 第60-61页 |
二 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 | 第61页 |
第三节 联盟战略的选择 | 第61-66页 |
一 共同服务协议 | 第62页 |
二 合资 | 第62-64页 |
三 价值链伙伴关系 | 第64-66页 |
第七章 具体实施措施 | 第66-76页 |
第一节 与舟山港务局合伙成立项目管理机构 | 第66-67页 |
一 合伙带给NPCD公司的好处 | 第66页 |
二 合伙的具体实施措施 | 第66-67页 |
三 合伙公司的目标市场 | 第67页 |
第二节 联合外资成立项目管理公司 | 第67-70页 |
一 项目管理(PM) | 第67-68页 |
二 合资带给NPCD公司的好处 | 第68-69页 |
三 合资的具体实施措施 | 第69页 |
四 合资公司的目标市场 | 第69-70页 |
第三节 成立战略伙伴联盟 | 第70-76页 |
一 建立战略伙伴联盟的好处 | 第70页 |
二 选择战略伙伴 | 第70-74页 |
三 签定战略伙伴联盟协议 | 第74页 |
四 进行机构调整并成立市场业务部 | 第74页 |
五 借助资源锻炼自己的设计和施工队伍 | 第74-75页 |
六 建立基于INTERNET的伙伴关系管理 | 第75-76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