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影响下之古城保护研究--以江孜古城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相关研究背景 | 第12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19页 |
·研究对象所涉及的藏学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外宗教文化影响与城市、建筑的发展概述 | 第13-17页 |
·西藏古建筑及古城镇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研究宗教影响下的江孜古城之重要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和对象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的对象 | 第20页 |
·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论文章节及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江孜古城历史沿革 | 第22-28页 |
·江孜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22-23页 |
·江孜古城的历史沿革 | 第23-28页 |
·原始部落居住点 | 第23-24页 |
·以城堡为主的初期城市 | 第24-25页 |
·藏传佛教治理下的古城 | 第25-27页 |
·民主改革后的江孜古城 | 第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宗教及其影响下的生产生活 | 第28-39页 |
·宗教文化 | 第28-30页 |
·宗教和文化定义 | 第28-29页 |
·佛教的定义 | 第29-30页 |
·江孜的宗教概况 | 第30-34页 |
·西藏原始宗教 | 第30-31页 |
·初期的藏传佛教 | 第31-32页 |
·佛教的初期探索 | 第32页 |
·藏传佛教的政教合一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宗教影响下的行为 | 第34-39页 |
·普通的生活 | 第34-35页 |
·节日 | 第35-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宗教影响下的古城及建筑空间 | 第39-62页 |
·自然条件影响下的古城选址 | 第39-41页 |
·宗教影响下的古城构建特点 | 第41-43页 |
·天梯崇拜对古城的影响 | 第41-42页 |
·"曼陀罗"对古城建筑发展影响 | 第42页 |
·宗教仪式对古城发展影响 | 第42-43页 |
·宗教与古城空间分析 | 第43-48页 |
·两个宗教中心及其对古城发展影响 | 第43-45页 |
·引领朝佛的线性空间 | 第45页 |
·功能多样的街道空间 | 第45-48页 |
·宗教影响下的古城空间 | 第48-57页 |
·立体空间结构 | 第48页 |
·立体空间界面 | 第48-51页 |
·街巷空间尺度 | 第51页 |
·古城街道空间节点 | 第51-55页 |
·古城小巷空间 | 第55-57页 |
·宗教影响下的建筑特征 | 第57-62页 |
·宗教建筑平面特征 | 第57-58页 |
·民居建筑平面特征 | 第58-60页 |
·建筑竖向特征 | 第60-62页 |
第五章 江孜古城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62-72页 |
·通常的保护方法 | 第62-63页 |
·保护政策的探寻 | 第62页 |
·实体建筑保护的操作 | 第62-63页 |
·传统技能的保护 | 第63页 |
·小结 | 第63页 |
·西藏的古城保护经验与教训 | 第63-65页 |
·初步的保护规划 | 第63-64页 |
·古城保护的经验和教训 | 第64-65页 |
·古城发展的现状背景 | 第65-68页 |
·古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 第65-66页 |
·古城发展中的有利因素 | 第66-67页 |
·古城面临问题的现状 | 第67-68页 |
·古城没落真正因素 | 第68-69页 |
·在宗教影响下创建和谐江孜 | 第69-7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0页 |